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結合工藝設計與環境永續 臺灣竹藝融入援外工作

整理/技術合作處 楊丹祺
圖/厄瓜多外交替代役役男 王建勳

  「參加臺灣專家的竹工藝訓練班後,我學到讓竹籃子更美觀精緻的技巧,收入提升4倍之多。我非常開心,不只因為產品賣出好價錢,也很高興找到自我的價值!」一位尼加拉瓜竹工藝師興高采烈地分享著,這裡是位於尼加拉瓜首府馬納瓜(Managua),由臺灣團隊以當地竹材打造的綠建築園區開幕現場。開幕活動吸引了60位來自尼國各地的竹產業代表及工藝師與會,8家竹工坊作品於現場展出,其中多數皆為我方竹工藝訓練學員,點綴其間的典禮禮砲更以竹材製成,讓現場趣味橫生。

  不只在尼加拉瓜,包括瓜地馬拉、多明尼加及厄瓜多等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都可看到類似的歡樂場景,因為近年來國合會運用我國竹產業發展優勢,提供友邦與友好國家技術協助,均有了令人振奮的階段性成果。

善用臺灣經驗 帶動各國竹產業永續

  在瓜地馬拉,國合會計畫團隊與瓜地馬拉農牧部密切合作,透過「業者諮詢服務」與「政府輔導機制」雙管齊下, 3年來輔導近30家業者,協助他們突破品質瓶頸,解決最迫切的通路及行銷難關,值得一提的是,計畫也為偏鄉地區的原住民婦女開設經營管理訓練課程,她們藉由學習產銷班組織技巧,將相關竹編織產品集中銷售並進行社群行銷,增加當地家戶收入。

  由於厄瓜多聖埃倫娜省(Santa Elena)具有超過1,400公頃的竹林原料優勢,計畫團隊一方面協助省政府打造該國首座現代化竹工廠,竹加工業者及工藝家可使用工廠裡的機械設備生產高品質板材,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另一方面,計畫團隊也將引介竹板材給當地木材家具業者,推動環保材質使用率,一場地方性的綠色循環經濟正悄然成形。

  在多明尼加,我方團隊過去以竹管家具的輔導推廣為主軸,隨著該國竹產品消費市場逐漸成形,現著重於產業體質鞏固,連接各環節運作順暢。目前團隊已進行全國竹資源調查,並邀請臺灣設計師為多國大學建築與設計科系進行訓練課程,培育竹產品設計人才,隨著竹積層材工廠於106年1月落成投入營運,各方能量蓄勢待發。

援外模式與時俱進、轉型創新

  國合會於夥伴國家推動的竹計畫,過往以竹林種植、竹管家具製作輔導及災後重建的竹屋為主,為因應國際合作趨勢及夥伴國家發展現況,將主軸調整為強化竹產業供應鏈:從健康竹苗培育、栽培推廣到工藝技術提升,再到引進設計及行銷觀念,並導入工業化製程,在過程中以我國發展經驗為師,著重夥伴國政府官員、業者、設計人才、農民等各相關群體的能力建構,以促進夥伴國竹產業整體發展為目標。

  對於產竹的夥伴國家而言,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有6項目標與它們的綠色轉型深切相關,竹林種植可收水土保持之效,且由於生長週期短,近年已成為取代木材的熱門材料,其環保及經濟效益能否發揮,取決於此刻的決心與行動,面臨貧窮循環、能源轉型、永續生產與消費、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國合會以我國產業經驗與專業為根基,攜手夥伴國擘劃技術合作路徑,為我國「踏實外交」寫下一個又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

  • 更新日期: 2022/06/05
  • 點閱次數:515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