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合會系列專訪 駐薩爾瓦多計畫經理黃天行─不畏挑戰,在中美洲追尋精采
文/公共關係室 祝康偉
知名自然生態作家,也是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的徐仁修在《月落蠻荒》一書曾寫道:「年輕時我放棄了留學的機會及公務員的生涯,投入第三世界的人生之旅……20年過去了……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更能向生命交待,因為我讓生命活得精采。」
揉合了旅行、探險與文化觀察的題材,這本在1977年發行的攝影文集,是徐仁修擔任「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海外會〉農業技術團技師期間,以中美洲友邦尼加拉瓜為場景的創作。豐富的圖像、小說般的筆觸,不僅帶領當時的臺灣讀者一窺魔幻之境,更讓許多具有農業背景的年輕人心嚮往之,繼而投身援外工作,來自屏東,時年28歲的黃天行就是其中之一。
人生如障礙賽,得邊看、邊學、邊做
受徐仁修文字啟蒙,學的是園藝,當時在知名農藥公司任職的黃天行,為了一償宿願,他加入了國合會駐外技術團,踏上中美洲援外之路,沒想到一做就上了癮,也自此改變了生涯的方向。31年間,從尼加拉瓜到厄瓜多、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巴拿馬到現在的薩爾瓦多,一路由技師、專家做到團長、區域型計畫計畫經理。負責的計畫也從單一國家的養豬、蔬菜、吳郭魚養殖等,到區域型流行性病害防治計畫推動。
其中,無論是種豬繁養殖、示範、推廣、產銷、貸款、農民組織、農企業到區域型計畫的規劃與整合都難不倒他。問園藝背景的他,為何能有如此多的長才,他只是笑答:「學校裡的專長,只提供初入社會的方向,以後的人生,是要抱著跑障礙賽的精神,因為人生隨時會有障礙,你必須邊看、邊學、邊做,才能逐一跨欄、跳水繼續往前……」
而這些「障礙」自然也包含了多次被搶的經驗。在宏都拉斯工作期間,有次前往北方巡視計畫時,被尾隨多時的綁匪攔下,一車四人被槍抵著趕到後車廂,在被載往山坑丟包途中,黃天行回憶:「一路上我一直用西語跟綁匪溝通,當清楚他們的意圖後,就不會那麼緊張,接著,我邊安撫同行的團員,邊強調我們是從國外來幫助你們的,再三請求他們可以把財物拿走,但請不要傷害人,也請把護照留下,最後,他們的確照我所講的做到了……」有了這樣的「震撼教育」,黃天行笑稱自己的心臟變強了,後來遇到類似的狀況,都能臨危不亂,沉穩的應對。
▲黃天行在薩爾瓦多進行黃龍病田間檢測
被國際組織點名,成區域計畫舵手
目前擔任國合會駐薩爾瓦多計畫經理,被許多中美洲國家農長視為「哥們」的黃天行,正與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OIRSA)共同推動「加強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轄區柑橘黃龍病(HLB)防治及落實病蟲害綜合管理(IPM)計畫」。
說到OIRSA,對臺灣讀者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在中美洲,這成立於1953年,會員國囊括我邦交國貝里斯、多明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薩爾瓦多,以及非邦交國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等9國的區域型國際組織,正是該地區農林漁業發展與防疫上極為重要的推手。
尤其,國合會此計畫協助防治的是號稱柑橘界「黑死病」的柑橘黃龍病,此病害影響的不只是農民的生計,還將危及每年10億美元的柑橘市場,因此,要如何有效防治以捍衛中美洲國家的經濟支柱,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正因為事關重大,當OIRSA看重臺灣有關黃龍病60年的防治經驗與資源,尋求我方協助,便主動點名希望黃天行能接手,原因就是兩年多前推動此一計畫的OIRSA前執行長,曾是宏都拉斯的農業部長。在黃天行服務於宏都拉斯11年間,他親眼目睹其推動的諸多計畫,包括東方蔬菜、養豬、番石榴產銷、吳郭魚養殖計畫都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甚至成為中美洲競相派人前來參觀仿效的對象,「當時我人還在巴拿馬當團長,OIRSA要其駐巴拿馬的檢疫官帶著巴拿馬檢疫司官員來找我,要我幫他們做這個計畫,希望用宏都拉斯的經驗落實到其他中美洲地區農民的身上!」黃天行回憶。
黃天行進一步強調:「我是個喜歡接受挑戰的人,當國合會面臨組織轉型,我都是一馬當先的那個,尤其,這個計畫比起以往有更大的突破。過去,我從事的多半是與單一國家合作,著眼生產技術提升的計畫,但這次卻是與國際組織合作,挑戰複雜度更高的流行性病害,且範圍擴大到整個區域。」
勇敢接受挑戰,追尋人生的精采
計畫主要內容包含了四個重點,包括以健康種苗取代受感染的柑橘植株,在柑橘栽培區域施行綜合防治技術,提升各國檢測人員檢測能力,設立監測及快速反應通報系統。
為了擔負此一重責大任,他思考如何善用臺灣豐富的防治資源,包括找來了國內黃龍病防治的「鐵三角」,由臺大教授洪挺軒負責病原檢測,農委會農試所副研究員黃阿賢專擅健康種苗的建立,助理研究員洪士程協助媒介昆蟲木蝨的防治;並成立了黃龍病防治小組,由國合會派任七位專業技術人員,針對中美洲七國的柑橘產業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特別是針對黃龍病作監控,找到共存的方式,以維繫柑橘產業的蓬勃。
除了得協調臺灣的專家、計畫經理,與OIRSA並肩合作,還要面對七個國家迥異的氣候、環境、政治、文化、風俗習慣,以及不同的能力與想法,該如何居中協調整合,才能運用有限的資源,把每個階段、毎件事情都做好,並把臺灣寶貴的經驗與技術,轉移到第一線的柑橘工作者,「儘管計畫已經邁入第二年,這仍是我每天都在苦思,且持續努力追尋的目標。」黃天行道出此一計畫最大的挑戰。
從當年被一本書打動,這個臺灣年輕小伙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決心越洋闖蕩遙遠的異域,一晃眼已到了中年,一雙兒女也都長成,談起援外工作,黃天行神情中略有滄桑,卻仍不改對中美洲的熱情。
問他關於計畫推動,關於人生的歷練,他以一個在中美洲推廣柑橘黃龍病的廣告文案”Sometime you just have to pick yourself up and carry on.”為例,呼應了他一直信守的「與人為善,自助人助」的座右銘: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只有認真做好每份工作,才能吸引機會找上我們。
再度翻開徐仁修的《月落蠻荒》,作者對人生的「精采」有如此描述:「精采是甚麼呢?是用歡喜的心去品嚐與欣賞人生的各種滋味……如果我們從來沒有去做,也就無法體驗它可貴的真諦,人生的精采是實踐,去經驗,我們才算完成。」
追尋精采,是黃天行此刻實踐與追尋的人生。
相關連結
「加強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轄區柑橘黃龍病(HLB)防治及落實病蟲害綜合管理(IPM)計畫」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