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圖行銷聖多美
文‧圖/駐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志工 蕭媄文
當聖多美及普林西比(簡稱聖多美)獲選為CNN推薦2014年十大夢幻旅遊景點後,聖國觀光總司在一周內陸續接獲其駐外使館所傳來的捷報,紛紛表示申請觀光簽證人數急速升高;同時網路申辦簽證人數也明顯提高。此一媒體效應還立即影響聖國政府對於觀光產業的重視程度,政府部門名稱由原本的「商業、工業及觀光部」,更名為「觀光、商業及工業部」。
然而,旅客數攀升也凸顯出提升服務品質的急迫性。現有的旅客服務中心提供旅遊諮詢時,僅以一張既有的國家地圖(含一小塊市區圖),作為遊客諮詢地圖,但觀光客仍時常摸不著方向。因此,為國際觀光客量身製作,建構第一張聖多美市區旅遊摺頁地圖(英語、葡萄牙語二版本)就成為重要任務,除了觀光景點外,規劃將遊客可能需要知道的醫院、藥局、警察局等地標資訊都清楚標示出來。
城市地圖的設計概念
城市地圖的設計也加入許多筆者在駐地服務一年多來的觀察。例如:參加國際旅展時,發現多數訪客都沒聽過聖多美普林西比這國家,更搞不清楚該國的地理位置,而既有的觀光文宣中竟沒有聖國地理位置圖。因此,筆者在設計時將世界五大洲與聖國之相對位置,連同聖多美與普林西比二座島嶼清楚呈現;也在世界地圖旁,介紹該國首都、面積、宗教、語言、貨幣、匯率及天氣等基本資訊。
另外筆者在設計時加入一點小創意,將地圖變裝成明信片,讓制式地圖結合明信片功能,深受遊客喜愛!還考量到觀光司向來有經費短缺的問題,因此在城市地圖一小區塊募集廣告,期為觀光司帶來額外收益。
城市地圖的構思獲得觀光司長的肯定,但他特別要求市區地圖的完整性,地圖須從機場開始,一直到Hotel Pestana(聖多美唯一五星級飯店)。由於聖多美市區仍保留葡萄牙殖民時期的街道設計,所有商業活動都聚集在同一區域。在繪製設計時,為求所有的景點都一目了然,筆者與觀光司同事多次修改地理標記,應用了世界通用的符號,如:電話、加油桶、飛機等標示來清楚示意;而航空公司則以○,飯店民宿以□,觀光旅遊景點以▽標示,並依序結合阿拉伯數字呈現,讓遊客可以依圖前往目的地。
明信片設計上,風景相片全部由觀光總司授權,呈現聖多美的特色呈現,例如:聖多美人物像、潔淨的海灘、美麗的海底世界等。明信片不僅是紀念品,更能郵寄給世界各地的遠方親友,同時也將聖國是一旅遊勝地的訊息傳達出去。
專案執行過程中學習與成長
筆者只有觀光專長,對於電腦繪圖技術著實不通,但在整體專案預算考量下,先後請求技術團役男林育宗與葡萄牙籍的Marta Silva二位夥伴分別於不同時段,提供電腦繪圖、美編設計上的協助,最後經觀光司長核可整體版面圖稿,過程中的整合和溝通花費許多心力。
聖多美當地所有物資皆由葡萄牙進口,其列印輸出的成本昂貴,加上品質很難控制,一度考慮能由台灣列印,再郵寄至聖多美,但與國合會夥伴討論過後,認同志工服務的目的,要以在地化為主,縱然列印品質無法控制,成本也較高,但在當地消費,也就相對促進該國商業發展。從這次的經驗,筆者的觀念有了轉變,也學習到凡事要以當地現有資源來做規劃,找到折衷的對策。
▲導遊訓練班學員課堂上練習看地圖實際運用與推廣
在觀光業發展成熟的國家,各式觀光手冊、旅遊資訊、活動文宣皆可在機場、飯店及旅遊景點等地免費索取;然而,聖國則將其旅遊手冊、文宣品等放在櫃台上,對觀光客販售,而多數庫存則被鎖在倉庫,隨著時間過去,文宣品被塵封遺忘。筆者為了避免服務期滿離開聖國後,城市地圖遭到同樣的命運,以有計畫的植入教育方式,將之運用在不同的場合,除了讓觀光司同事瞭解廣告媒體行銷,也利用地圖當作教材,讓導遊訓練班的學員學習如何看地圖。
▲學員進行市區觀光導覽實務練習時以地圖為教材 筆者在導遊實務課程間以地圖為教材,由學員指出旅遊景點正確的地理位置,因為班上多數同學來自聖多美其他省份,對於市區的旅遊景點沒有有清楚的概念,僅有約略的地理方向,甚至無法在地圖中指出正確位置。隨著課程一個個景點慢慢的對照練習,學員們也在互相學習下,熟悉城市地圖的指示。另外,觀光司在主辦2014年第1屆聖多美普林西比國際觀光暨投資展(FITISTP)期間,此份市區地圖也轉化成為網站內容,讓國際參展者能事先在官網上搜尋展場位置,獲得標的圖說等資訊。
本專案以廣告行銷文宣為主軸,這對教育普及的國家而言,是件簡單易懂的概念。然而,在觀念尚未發展成熟的國家,會因印製成本昂貴,將文宣視為商品,加以販賣、盤點數量與計算金額,而讓文宣無法達到預期效益。為此;本專案不僅設計、印製地圖贈予服務單位,同時一併執行教育推廣,以求地圖發揮功能,並達到行銷之目的。
相關連結
- 更新日期: 2022/06/06
- 點閱次數: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