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露西亞之環保聖誕節
文‧圖/聖露西亞環保志工 蔡德馨
島嶼環境保育
生存在島嶼的動、植物,為適應島嶼的環境,演化出不同於大陸地區的生態樣貌,藉此增添了島嶼生態獨特的地理景觀;但比起大陸塊國家,小島國家的環境較為脆弱,當災難或汙染發生時,其恢復的速度較大陸地區緩慢且較禁不起環境的衝擊,這也是為何保護島嶼的環境與生態系是重要且急迫的原因之一。
我們耳熟能詳的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等情況,已使得島嶼的生存面積減少並影響其生態系;對於生長在島嶼上的人民來說,他們所承受的環境壓力遠比其他地區的人大。環境保護很重要,理由很簡單,因為人類仰賴生存於其中;而對於這個島嶼國家的人民而言,環境保育更加重要,因為其空間和資源相對更加有限。
海倫寶島的危機
聖露西亞,被稱為西印度群島的海倫(Helen of the West Indies)有著美麗的山與海,每年約20萬名遊客前來此島,享受自然美景。但根據聯合國2012年的調查,每位露國人每天平均丟棄4.35公斤的垃圾,且因為該國以觀光業為主,每到旅遊旺季,垃圾量可增加至兩倍。學者推測,由於人口增加、都市化、消費行為的改變和貿易等因素,島上每年將會有4%的垃圾量增加。
聖露西亞面臨著汙染、亂丟垃圾和違規焚燒的環境衝擊,這不但影響島民賴以為生的土地,同時也危害到人民的健康和經濟發展。露國的政府單位並無制定資源回收機制,慶幸的是民間單位看見了回收業的商機,已紛紛展開了回收的工作,這些私人小型回收業者在沒有政府協助下,進行著保護環境和推動經濟的重要任務;但是由於規模小而且沒有政府協助,工作執行面臨許多挑戰,也讓回收作業受到影響。
環保聖誕節
目前絕大多數的露國人民並沒有回收的觀念,或者僅具有相關觀念但不知道如何著手進行,其中的問題出於回收資訊不普及且不完備。為了讓民眾瞭解回收的重要、學習如何回收並改善社區環境與整潔,同時建立起民眾與環保業者之間的橋梁,國合會在聖露西亞的全體志工:葉曉羣、謝欣甫、洪子芸與張瀚元,一同投入了2013年環保聖誕節的計畫,希望透過聖誕節環保工作坊,分享保護環境的理念、經驗和創意。
相當於露國環保署的St. Lucia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uthority和Gros Islet社區圖書館也一同參與了這項計畫;其中,工作坊的節目包含「環保聖誕卡片製作」、「環保主題著色活動」、「環保影片欣賞」與「環保議題講座」,並邀請約40位小朋友參加卡片製作及主題著色活動。此外,當天也舉行了「環保意識攝影活動」及「環保袋兌換活動」,邀請居民收集寶特瓶兌換環保袋,兌換的同時志工們也趁機會向民眾宣導如何進行資源回收及環保袋的正確使用方式,活動期間共收集到1800個寶特瓶及兌換了60個環保袋。
▲寶特瓶兌換環保袋活動
分享與收穫
為了強化聖誕節和回收的主題概念,志工們在大使館、技術團及其眷屬共同協助下,製作了一棵約2公尺半的寶特瓶聖誕樹。從討論、設計、購買材料、收集寶特瓶、製作到完工,約花費了1個多月的時間,過程雖漫長且辛苦,但大家都樂在其中,期待能帶給聖露西亞民眾一個聖誕驚喜。
志工們除了服務當地,也在這次的計畫中學習與成長,其中像是志工間的團隊合作及與相關單位間的溝通協調;也讓志工們領悟到如何更加彈性地應對及用更開放的心胸去面對挑戰。此外,志工們運用工作以外的時間,齊心協力完成計畫,就是希望能讓露國人民得到我們想傳達的訊息。
▲露國志工一同製作寶特瓶聖誕樹愛與和平的傳遞
我們想藉著計畫傳達的訊息是愛與和平的觀念,愛的傳遞或分享可分很多種,可以是經濟援助、資源援助或人道援助;也可以是資訊分享、創意發揮或僅僅給予一個溫暖的驚喜;另外,提醒人們熱愛賴以為生的土地、與世界和平共存,能讓人與人之間愛與和平的境界提升。這次的活動能在2013年結束之前帶給露國人民多一點愛與和平的感受,讓身為志工的我們也覺得很溫暖和充實。雖然改變觀念與習慣是困難且緩慢的,但如果沒有改變就永遠不會改變,希望露國的民眾和國合會的志工都能透過這個溫馨的活動一同成長,並期盼2014年會更加的美好。
相關連結
- 更新日期: 2014/01/16
- 點閱次數: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