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度C天空下、12度N土地上的志工生活
文‧圖/南蘇丹短期志工 范震華
再次啟程
飛機降落在曼谷機場,我們沒有上3樓商場瘋狂消費,反而在2樓的餐廳裡揀了個位置,6個小時的轉機等待,卻沒空閒觀看機場內旅人往返的神情風景;同行的國合會計畫經理打開筆電裡的投影片,滔滔不絕地替我們這兩位志工講解國際人道援助的發展、轉折、趨勢,還有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國際非營利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聯合國難民署(UNHCR)、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機場這種時空界線模糊交錯的場域裡,衝擊我的不只有龐大的國際人道援助資訊,還有埋藏腦中的那次遠行。
其實在2006年,我已擔任過國合會海外志工,當時派駐在加勒比海島國聖文森,協助漁業司進行珊瑚礁調查、海龜產卵沙灘巡守等環境保育工作,熱帶小島涼風椰樹的悠然夏日、湛藍加勒比海的恣意快活,那是永生難忘的一年。而當時的志工經歷並沒有把我徹頭徹尾轉變成另一陌生模樣,只是讓我印證並強化心中原有的某部分。但回台灣後兜兜轉轉六年來,對聖文森的記憶越來越模糊,如今再次當志工,並非幻想能重拾當初的愉快經驗,相反地,若抱持著尋找往日美好的心態,恐怕只會替自己或組織招來危險。再次啟程,為的是把握機會。
42度C天空下、12度N土地上
飛越9600公里,黑夜顛倒白天,在經過簽證難以申請、離家11天後,終於抵達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10人座螺旋槳飛機降落在紅土跑道上,跑道與一旁的住戶毫無間隔,小孩、牲畜都在一旁觀望飛機起落;而美慈組織(Mercy Corps)的吉普車已在一旁等著我們。來自美國的美慈組織,被評為最具成效的非政府組織之一,深入極度艱困的地區進行人道援助,從敘利亞到海地都有美慈組織的足跡。
南蘇丹經過22年內戰、6年自治之後獨立還不滿3年,官方語言為英文,但是人民仍然使用獨立之前蘇丹共和國時期的阿拉伯語居多,並與當地丁卡族語混用。自2011年南蘇丹獨立之初,國合會便與美慈組織合作進行人道援助,2013年更派遣志工進行為期6個月的「南蘇丹阿比耶地區難民糧食安全計畫」。這是國合會第一次將志工派遣計畫結合人道援助計畫,更第一次與他國非政府組織合作志工計畫。志工在這個尚未決定歸屬蘇丹還是南蘇丹的阿比耶特區,一方面教導農民組織有效耕種之法,一方面提供微額計畫的資金,讓當地農部提出計畫申請,由志工來輔導他們提案。
我辭去原本的工作,把握這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深入人道援助熱點國家的難得機會,我們與美慈組織成立工作小組,拜訪當地農部、當地國際非政府組織協調人、聯合國駐阿比耶特區基地,並且邀請當地社群長老及農部代表舉行計畫說明會、田間管理說明會,進行農戶訪視、提案研討會。選擇在北緯12度的非洲大地上、無雲無雨無冬天的旱季裡工作,只因認知人生不該安逸在舒適圈中,島民該是乘風破浪的,該是寬闊卻又獨特的。
▲美慈Agok基地員工宿舍區,一人一頂帳棚Kafu!基地營的生活
美慈的基地營四周用簡易的竹籬畫界,營區前半部有棟水泥平房和鐵皮屋是做為辦公用,後半部的帳棚群,則是國際員工的宿舍,也就是我們的落腳處。帳棚和二戰電影場景裡的美軍帳棚如出一轍,從外帳、內帳到支架通通是軍綠色,棚裡配置一張床、一套桌椅、一把立扇,還有一盞從正中間垂吊下來的裸燈搖晃著;帳棚大多老舊,門窗拉鍊多有損壞,有些帳棚外還用聯合國難民署的白色帆布補強,用難民署的帆布來擋風遮陽。
Kafu!是南蘇丹阿拉伯語的問候方式,住在基地裡,我們每天早上彼此問候,基地裡有美國人、西班牙人、烏干達人、印尼人、南蘇丹人,都是從一句Kafu!開啟每日的人際互動。到新的城市工作,意味著重新構築生活模式的可能,在基地營生活,有幾項新生活守則,有點像以前在山區做生態調查的生活,例如:食物只有各式澱粉與羊肉,午餐時間是1:00pm~2:30pm。廁所為糞坑式,無沖水馬桶,使用時宛如蹲在蒼蠅龍捲風的中心。洗澡沒有熱水,42度C的日溫下,露天的淋浴間,洗澡的同時還能欣賞無雲湛藍的東非天空,還有滿地的青蛙共浴陪伴。用電全為柴油發電,電壓不穩,每日限電約六小時。營地全區都有衛星的無線網路,所以當天空無雲遮蔽,而有電力供應時就可以使用網路,頻寬約30~70KB,因此只能瀏覽基本HTML網頁,若要下載影片或上傳照片則非常困難。
而帳棚內雖然有燈,但昆蟲多有趨光性,青蛙喜歡吃昆蟲,蛇喜歡吃青蛙,因此晚上用燈照明,需得自行斟酌(別忘了,帳棚的拉鍊是壞的,無法關門)。穿衣服前先抖一抖、穿鞋前先倒一倒,躺床前先拍一拍,以防其他生物諸如蛇、蠍、蜥蜴早你一步使用這些衣物。半夜若聽到窸窸囌蘇的聲音不用恐慌,大多是蟾蜍在漫步,或是螳螂在用餐,偶爾會是刺蝟窩在牆角翻身時的聲音。若是聽到撞擊聲也不用發抖,大多是蝗蟲飛不出去,四處亂撞。早上醒來發現帳棚頂凹陷,溫柔的拍一拍,借住一晚的鴿子、斑鳩們就會起來跟你咕咕咕的說早安。
未完待續
這樣平靜的日常生活,現在卻被突如其來的南蘇丹內戰中斷,美慈總部決定所有非南蘇丹國籍的員工都得撤退。這次的撤退路途奔波曲折,終於在第5天回到台灣。而回到台灣後,我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在夜間竟是燈火通明,車子竟然在柏油路上奔馳,廁所裡怎麼會有自來水和沖水馬桶,而天空怎會如此殘破陰鬱,這樣的心境轉折,讓我們祈求南蘇丹內戰早日結束,好回到當地繼續這未完成的計畫。
▲撤退途中車子陷入泥沼
相關連結
- 更新日期: 2014/01/15
- 點閱次數: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