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合會能力建構系列專訪之五: 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斐濟學員─Elenoa Waqatakirewa及Josephine Tuligaru
文‧圖/公共關係室 祝康偉
本會自2005年首度辦理2至3個月期程之「友好國家醫事人員來台臨床訓練計畫」,至2013年底已完成263人次之訓練,除與數十所醫療院所合作,共同研擬豐富研習課程,彰顯我衛生醫療之優勢外,並使友邦進修人員返國後發揮種子效應,深獲我友邦各界之好評。恰如本次專訪的斐濟學員提到的: 國合會量身訂做的課程,有助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2013年8月底,在結束了9周的實習之後,兩位參與國合會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Healthcar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的斐濟籍護理人員Elenoa Waqatakirewa及Josephine Tuligaru終於完成了期末報告,準備在隔天返國。回國後,Elenoa將於斐濟第一大島Viti Levu西邊城市Lautoka一家醫院糖尿病中心擔任營養師,而Josephine則會在斐濟第二大島Vanua Levu最大城Labasa的醫院擔任護士;也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專業不同,本會委託代訓醫院馬偕醫院分別為他們量身訂做課程。
在回國之前,這兩位護士接受了本會的採訪,與我們分享在台灣受訓期間的心得。
透過經驗分享,深化現有知識及技術
由於Elenoa是本會今夏唯一來台受訓的營養師,所以馬偕醫院指派了台北分院營養部門主管擔任其導師。在她的課程中包含了研習課程、定期報告、巡房,以及與院內營養師和醫護人員交換經驗。受訓期間,Josephine接獲通知,表示在回國後將會轉往Labasa的糖尿病中心服務,因此,她在馬偕的導師幫她安排了額外的課程,讓她能了解台灣糖尿病治療的情況。
Josephine則是與來自吉里巴斯的護士一同參與了不同的課程,在馬偕護士的引導下,她們參加了多場的觀摩、演講及報告,並且在馬偕3個院區的病房做巡視,同時也參與了一個為期一周的社區健康中心任務。
參與本會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的學員,是由我友邦衛生部門推薦當地具發展潛力的醫護人員,而有10年工作經驗的Elenoa及Josephine剛好都有這樣的條件。因此,她們兩位皆表示,他們並非來台灣學習新的知識及技能,而是要透過經驗分享,來深化她們現有的知識及技術。
Josephine指出,儘管她先前在一個非常小的社區健康中心服務,而在她所處區域的醫院規模也相當小,但所提供的服務及照料跟台灣並沒有不同,她強調:「最主要的差異在於設備,相較於斐濟,台灣的設備比較先進。」
Elenoa則表示,馬偕醫院的規模令她印象深刻,因為斐濟跟馬偕的營養師人數相當,但在斐濟僅要照顧300多床,而馬偕卻有超過1000床的病患,因此在這邊學到了如何做好時間管理的技巧。
關於此行最大的收穫,Elenoa開心的指出,在台灣實習的這段期間是一個截然不同的體驗,除了大開眼界,激勵自己繼續進修,在回國之後,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教導病人,同時也有一些東西可以應用在糖尿病中心的工作。而Josephine則表示,透過國合會的計畫,可以將所學帶回斐濟,並應用在工作領域上,以提升斐濟的醫療照護品質!
相關連結
- 更新日期: 2014/01/15
- 點閱次數: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