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城市化快速 加深糧食安全困境
文/公共關係室 梁嘉桓
城市化在國家經濟發展的腳步當中,是一個必經且重要的過程,也象徵著國家經濟型態的轉變,然而對於非洲來說,過度快速的城市化卻帶來了許多負面衝擊,除了基礎建設的匱乏、水資源的稀缺外,更加深了非洲糧食安全的困境。
非洲城市化腳步加快
城市化是全球的趨勢,城市化程度的高低,也已經成了量測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之一,代表著國家經濟從農業轉向工商業的進程;對於一國的農村居民來說,進入城市生活則意味著可以取得更好的就業機會、更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已開發國家因工業化的時間較早,經濟發展程度較高,城市化程度呈現較高水準,各時期之城市化程度皆超過世界平均值。
而在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機之際,非洲經濟保持著快速發展,根據統計,2012年約4分之1的非洲國家經濟成長超過7%,而在聯合國最新發表的《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則指出,2014年非洲地區的整體經濟成長將達4.7%,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非洲城市化的腳步;根據聯合國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UN Habitat)的統計數字顯示,非洲是全球城市化腳步最快的大陸,預估到2050年將有60%的非洲人口會居住在城市當中,這也意味著屆時居住在非洲城市的人口數量將高達14億人。
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Anna Tibaijuka 表示,非洲城市化的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到2030年,這片大陸就不再是農業大陸了。
非洲城市化加劇糧食安全困境
然而,大量農村人口快速不斷地湧入城市,加深了城市基礎設施的負擔,讓電力及飲用水的供給上出現問題,不僅如此,快速城市化過程也會伴隨著居住環境惡劣、犯罪率攀升、流浪兒童等問題,這也將提高政府管理城市的難度。
除了上述弊病之外,非洲城市化過程帶來更大的一個問題在於糧食安全的惡化。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在2012年發表的《2012年非洲人類發展報告》中指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8億5,600萬人口中,有4分之1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另外更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因饑餓而死亡的人口中,非洲占了大約4分之3。
非洲糧食問題之所以如此嚴峻,主要受到幾個因素影響:首先,非洲在作物的栽種上,因為過去受到殖民主義的影響,多以經濟作物為主,加上在獨立後為加速發展經濟而重工輕農,導致糧食作物的種植不足。其次,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嚴重,也使非洲的糧食問題雪上加霜,例如2007年西非的暴雨,以及2011年非洲東北部的嚴重乾旱。再者,非洲目前的農業耕作模式仍舊停留在傳統的耕作方式,同時也缺乏農業技術,因此無法有效提升產量。最後,非洲人口快速成長,但是糧食供應量無法跟上人口成長的腳步也是造成非洲糧食問題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非洲城市化的腳步加速,農民大量離開原耕種土地進入城市之後,棄耕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更加深了非洲原本就已經沉痾已久的糧食問題。
加上在非洲快速城市化的過程當中,因為城市範圍不斷的擴大,也會逐漸侵蝕掉非洲地區的可耕地面積,讓目前已經面臨沙漠化危機的非洲,可耕地面積進一步縮小。
此外,由於在非洲快速城市化之後,對於飲用水的需求將會隨著快速提升,這也將對水資源已經匱乏的非洲造成壓力,使得灌溉用水進一步減少。
另外,澳洲國際糧食安全研究中心(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Research Center, AIFSRC)主任Mellissa Wood也表示,移入城市居住的非洲年輕人,並不一定能夠找到工作,因此也為非洲未來的糧食安全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仍有一線曙光
不過,儘管非洲過度快速的城市化會加深糧食安全的困境,但情況也並非都如此悲觀,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所發表一份名為「成長非洲:釋放農企業潛能」(Growing Africa: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Agribusiness)的報告便指出,在人口成長,收入提升和城市化進程所創造的強勁需求將推升全球糧食價格,加上由於土地退化、水源短缺等原因,造成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產量減緩等兩大因素下,若是非洲各國政府能和農企業密切合作,非洲糧食產業的產值將可望從2013年的3,130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1兆美元。
由此可見,雖然非洲快速的城市化加深了非洲國家的糧食困境,但若從樂觀的角度來看,快速增加的城市人口背後也意味著需求的上升,因此非洲國家若能夠抓緊這個機遇,或許可以將危機轉為商機。
- 更新日期: 2014/01/15
- 點閱次數: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