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運用巧思 創造無限可能:吉里巴斯「行動兜售菜苗」

文‧圖/駐吉里巴斯技術團技師 李宜龍

  吉里巴斯位於中太平洋,由3串島鏈、共33座環礁島組成,為我國邦交國。由於吉國物資仰賴進口而物價高、環礁地形不適蔬果種植、蔬菜非當地人傳統食物等因素,吉國人民蔬果攝取極低,間接導致當地人非傳染性疾病(Nun communicable disease, NCDs)盛行率高。NCDs中又以肥胖及糖尿病問題,最為棘手。鑒此,駐吉里巴斯技術團園藝計畫,持續協助農民育苗技術轉移,輔導成立育苗及產銷中心;開啟該國蔬菜生產獨立化、市場化之序章。

推廣菜苗的創意發想

  民國100年園藝計畫停止無償供應菜苗,並成立育苗中心販售穴盤苗,最初對於市場需求是否能像以往般受歡迎,實在沒有把握。吉國首都南塔拉瓦島細長,東西向長度約35公里,南北向寬度卻不到1公里,交通問題成為島民最大的不便。交通費與時間成本,使農民卻步,為了鼓勵農民購買菜苗,技術團模仿台灣「土窯雞」、「豬血糕」、及「修理紗窗紗門」等的「行動兜售」方式,製作菜苗欄架將穴盤苗裝上卡車,育苗中心經理及成員帶著價目表黑板及大聲公,跳上卡車走訪每一個村莊兜售菜苗。


行動兜售菜苗成功吸引民眾的好奇心
讓民眾從好奇圍觀到掏腰包購買的巧思

  吉國人純樸害羞,經理及成員不敢開口叫賣,我用殘破的吉里巴斯語耐心的一邊開車一邊拿著大聲公叫賣作示範,最後雖然不情願,但他們還是卸下心中的包袱投入叫賣的行列。路邊的民眾對於卡車兜售菜苗非常好奇,爭相圍觀。然而願意掏出口袋裡的銅板,購買菜苗的民眾少之又少,但卻因此激發了育苗中心成員的叫賣鬥志,聲嘶力竭、盡情遊說!每完成一筆交易,成員們臉上的喜悅與成就感是藏不住的。在技術轉移初期,「行動兜售」不僅是增加育苗中心收入,也達到菜苗市場化的宣傳目的(過去無償供應的菜苗為每人限1/2盤,僅25株)。

  好奇而前來圍觀的民眾,8成以上皆表示有種植意願,但口袋空空(吉國人及時行樂的文化,使他們口袋鮮少承受銅板的壓力),只能望之卻步。然而,先前膽怯、害羞,但如今已叫賣上癮的成員臨機一動,提出發薪日(吉國為雙周薪制)兜售的建議,帶著攔截「準備進入酒吧的銅板」的鬥志,成功賣完整卡車的菜苗!除了主動發薪日走入村莊外,育苗中心還主動於特定節日,將菜苗載至人潮雲集的廣場進行販售。

  製作菜苗欄架的起心動念,原本只是想解決穴盤苗運送不易的問題,但卻意外地激發出育苗中心成員的熱情與創意。時至今日,菜苗供不應求,育苗中心也不需要辛苦的進行「行動兜售」了。但此番過程中辛苦揮汗所激起的漣漪與火花,讓育苗中心成員開始思考,自己的產品是什麼? 市場、顧客的需求又是什麼? 要如何把待在育苗溫室的穴盤苗及田間的蔬菜,送到顧客手中?種種生產與行銷的概念,猶如等待萌芽的種子,成了未來育苗及產銷中心突破現有產銷規模,最重要的課題。

相關連結

吉里巴斯園藝計畫

  • 更新日期: 2022/06/02
  • 點閱次數:463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