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電子報內容
電子報內容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匯集外交替代役退役資源,打造國際醫療援助平台



文‧圖/公共關係室 祝康偉

  「一旦你去過世界的另一端工作過,你的靈魂就會有一部份停留在那裡,工作累了想要回家,但真正回到了台灣,卻又覺得自己遺留了什麼東西在那裡,唯有再回到那個簡陋、充滿各式各樣異味的地方,你的靈魂才會完整。」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同時也是作家的劉峻豪在3月底的一場聚會裡,感性地以一段前輩的話為開場,對著台下70多名來自公衛醫療界老中青三代的同業,簡報如何成為「無國界醫師」的生涯規劃與夢想。

  跟劉峻豪一樣,輪番上台分享的都是些青壯的面孔,他們有的任職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有的是公衛所研究助理,有的在醫院擔任家醫部主治醫師、胃腸科主任,還有的是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理事長等,主題以「國際醫療援助合作」為核心,暢談著年輕一輩投身此領域的機會與挑戰、職涯發展規劃以及如何建立參與的機制。

  乍看這些講者及與會者背景,不僅所處組織不同,專長也不盡相同,能讓他們從北、中、南甚而自海外遠道而來,在3月30日下午齊聚台北凱薩大飯店4樓,參與這場由國合會與行政院衛生署國際合作處舉辦,名為「公衛醫療專長外交替代役退役役男論壇暨聯誼會籌備大會」的緣由,正是他們都曾有著共同的背景外交替代役男。

尋求計畫創新來源,帶領青年參與全球醫衛合作
  回顧外交替代役的歷史,當年乃由外交部研議優秀大專青年參與駐外技術團、醫療團及專案計畫以抵服兵役,並委由國合會執行迄今,共協助了921名青年赴海外服役,11年間,不僅提升了台灣青年的國際視野,還培訓出一批批具有專業技術的駐外人才。

  在近千名役男當中,其中有120位具備公衛醫療專長的役男,除擁有第一線於夥伴國從事醫衛合作之經驗,退役後多數仍從事於公衛醫療相關行業,對我國醫衛經驗與發展相當熟悉。正因為他們的經驗深具價值且稀有,加上近來國內全球衛生相關領域已經起步,亟需一整合平台,以連結所有政府與民間的人才、資源和培訓計畫。

  為此,國合會思考兩者若能互為搭配,將可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遂扮演推手的角色,以國際著名醫衛援助組織為藍圖,先成立聯誼會籌備會為起步,期待透過此一針對公衛醫療專長的外交替代役役男,所辦的論壇暨聯誼會成立大會,以匯聚這一群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藉著交流與討論,進而成為一個常設的組織平台,激發台灣年輕人參與全球衛生的熱忱,培育專業人才和提供發揮貢獻經驗能力的機會。

  如同國合會秘書長陶文隆在閉幕式致詞所言,他深自期許這群醫療尖兵未來能透過這個組織,充分發揮國際醫衛合作與台灣醫衛專業的經驗,以整合我國醫療的資源與優勢,激盪出更多的火花,提供我國未來在國際醫衛合作的相關執行的參考與計畫創新來源,也帶領更多的新秀到國際上貢獻一己之力!

  • 更新日期: 2013/04/15
  • 點閱次數:534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