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期
資訊外交 轉換數位落差為數位機會
編按 |
數位落差問題為新經濟時代將面臨的重要議題,為響應聯合國資訊社會高峰會所發起的縮短全球數位落差行動,行政院決定全面推動海外資訊技術服務,由國合會及資策會共同籌組首批「協助國際發展數位機會考察團」分於二月廿四日與廿九日赴瓜地馬拉與史瓦濟蘭,舉辦「協助國際發展數位機會研討會」,透過台灣在資訊產業的優勢與經驗,協助友邦消弭「數位落差」,提升其競爭力,進而以外交帶動產業、產業增強外交的方式,期使現行農技合作、中小企業發展之援外模式轉型為資訊科技合作,提升友邦與友好開發中國家科技的發展,進而創造屬於他們的數位機會時代。 |
我國推動資訊科技外交,除了希望透過我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的優勢,協助友邦及分享我發展資訊科技的經驗與成果外,也希望承繼以往農技合作的口碑,使國際合作發展計畫能在當地「落地生根、永續發展」。為了讓本報讀者有機會一睹這二場「協助國際發展數位機會研討會」,特以紀實報導及照片集錦方式與讀者分享。
數位機會國際研討會—瓜地馬拉2/25-26 | |||||
文.駱國章/攝影.駐中美洲投資貿易服務團役男 曾能蔚
|
|||||
|
數位機會國際研討會—史瓦濟蘭 3/1-2 | |||||
文.邱裕瑄/攝影.駐史瓦濟蘭技術團 林鼎駒
|
|||||
|
新知新訊
2004/3/1 | 聯合國私部門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促進企業精神-讓商業對減貧有所貢獻」報告書 |
2004/3/4 | 世銀呼籲國際社會援助海地 |
2004/3/5 |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國際科學基金會簽約,共同支持開發中國家農業研究 |
聯合國私部門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促進企業精神-讓商業對減貧有所貢獻」報告書 |
為釐清開發中國家在私部門發展上的障礙,並擬定可行的推動方針,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於去年七月召集相關專家,成立私部門與發展委員會( the Commission o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Development )。該委員會於一日發表「促進企業精神-讓商業對減貧有所貢獻」報告書( Unleashing Entrepreneurship : Making Business Work for the Poor ),作為其初步工作結果,且為後續相關計畫之執行提出具體方向。 報告書的內容主要在回應兩大根本問題,即「如何才能幫助開發中國家私部門和企業發揮其潛能?」以及「如何促使開發中國家現有的私部門著手迎接挑戰?」報告結論呼籲各開發援助單位及開發中國家正視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同時亦提出由聯合國提供一可遵循的私部門發展規劃等建議。該委員會日後亦將負責落實報告書內的各項建議,以激發開發中國家中小型企業的經濟與社會潛能。 |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www.undp.org/dpa/pressrelease/releases/2004/march/1mar04.html |
世銀呼籲國際社會援助海地 |
世界銀行四日表示,其準備於三週內邀集國際貨幣基金、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和法、英等其他國家援助單位召開會議,商討援助海地事宜。會議召開的目的除係為瞭解海地總統亞里斯第德下台後,各國援助海地的態度,同時也將敦促各國提供這個幾乎赤貧的加勒比海國家社會與經濟支援。 |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NEWS/0,,date:03-04-2004~menuPK:278083~pagePK:34392~piPK:34427~theSitePK:4607,00.html |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國際科學基金會簽約,共同支持開發中國家進行農業研究 |
聯合國糧農組織五日與國際科學基金會(IFS)簽約,將共同支持開發中國家的青年科學家進行農、林、漁、水資源及藥草等相關領域之研究。未來,開發中國家青年研究人員所提的計畫若通過評選,將可獲得國際科學基金會最高一萬兩千美元的研究補助,同時亦將獲糧農組織提供研究所需的廣泛資料。 這個計畫的主要目的是要協助開發中國家建立科學研究能力,同時也是要幫助研究經費窘迫的開發中國家研究人員能持續進行研究。 |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www.fao.org/newsroom/en/news/2004/38147/index.html |
放眼海外 將台灣市場延伸到中美洲
─本會與CABEI在信用保證上之合作綜效 |
為鼓勵我國廠商前往有邦交之國家投資,拓展海外市場,增進與有邦交國家經貿關係,並協助投資廠商順利取得金融機構之融資。本會於九十年十二月廿四日曾與多家銀行正式簽約合作推動「民間業者赴有邦交國家投資授信保證業務」。 |
![]() |
透過我與CABEI辦理之信用保證研討會,建立我國廠商赴中美洲國家投資的橋樑 |
為擴大推展「授信保證業務」,與運用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CABEI)之資源及其在當地合作銀行之網絡,本會於九十一年十月廿三日與CABEI總裁Mr. Pablo R. Schneider簽署合作協議書,以對有意在中美洲投資之我國廠商提供更完整的協助及更多之選擇性。為使該行充分瞭解授信保證業務,九十二年二月本會邀請CABEI代表前來本會進行保證業務之各項訓練,包含拜會我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和華僑信用保證基金等,藉以熟悉保證之基本概念和本會信保業務之實務運作。
為進一步加強中美洲國家信用保證觀念與協助CABEI建立內部執行「信用保證業務」機制,本會特於本(九十三)年二月邀請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張總經理鈞先生(目前擔任中衛發展中心主任委員)為本次任務之顧問,偕同本會投融資處龔處長琪惠和謝海燕小姐於二月廿三日前往CABEI總部(宏都拉斯首都Tegucigalpa),進行「信用保證研討會」和協助CABEI建立內部執行「信用保證業務」機制之說明研討會。
該項信用保證研討會於二月廿三日至廿四日假CABEI總部舉行一天半。信用保證研討會正式開始前,CABEI特舉行該研討會之「開幕典禮和記者會」以廣泛宣傳和推廣與本會合作之信用保證業務,並藉機說明本業務內容。開幕式來賓計有CABEI總裁Don. Harry Brautigam,駐宏都拉斯游大使天德、花董事全和來自CABEI總部行銷部(信保業務主承辦部門)、法律部門、各分行經理和負責承辦業務代表等。
信用保證研討會中全程備有西、英文即席翻譯,主要內容包含為中小企業發展所設計之信用保證體系、信保基金之功能、信保基金之風險管理、如何維持信保基金永續性之重要因素、成功建立信用保證基金之主要因素(包含政府面、信保基金面和金融機構面);又除介紹信保基金外,亦說明我國協助中小企業發展之其他機構,和該等機構如何與信保基金合作達到綜效等事項。
與會者對於相關議題均表示深厚與趣,踴躍參與討論,並運用研討會引介之架構審視中美洲國家發展信用保證業務之潛力與障礙,以及對於當地銀行業務可能之影響。CABEI並和本會達成協議,未來將運用本次研討會之寶貴資料,在中美洲舉辦更大型及廣泛之信用保證說明會,透過實際的互動讓計畫在中美洲延伸。
合作面面觀 哥斯大黎加的台灣碼頭
哥國摩映港擴建工程於九十二年十二月峻工,並於本(九十三)年二月十三日舉行峻工典禮,由哥國白契哥總統、我駐哥國吳大使子丹、哥國公共工程暨交通部長共同主持摩映港碼頭擴建揭碑儀式,白總統於致辭中表達對我提供貸款進行此項建設由衷之感謝。該港口之主管機關大西洋港務局並將摩映港碼頭取名為「台灣碼頭」以示對我國協助擴建摩映港碼頭之謝意。 |
![]() |
摩映港碼頭擴建計畫由哥國總統與我駐哥國大使揭開序幕 |
本擴建計畫包括整建碼頭、增加原有碼頭長度、維修並增添碼頭運作之設備及機器…等。摩映港擴建後之碼頭總長為二百五十公尺,可同時停泊四艘大船,與檸檬港同為哥國於大西洋岸最重要之貿易港口,亦為觀光及吸引投資之重要工程建設。
教育e點通 海外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薩爾瓦多」-這個名詞在我的腦海中曾經只是個在地理課本上會出現的國名罷了!卻沒想到在教學生涯快接近廿年的今天,自己居然有機會能親身拜訪體驗,同時在回國不到兩個月內已與多位薩國中小學教師成為網際網路上共同為教育打拼合作的好伙伴!從二○○三年九月到現在執筆二○○四年二月,回想起來,這一切如同天方夜譚般的經歷皆拜廿一世紀網際科技的進步所賜。 這神奇故事乃源自二○○三年七月間與Ms.Adriana Vilela相遇於國際教育資源網(iEARN, http://www.iearn.org)第十屆日本年會。該國際年會旨在提供世界各國中小學教師尋求跨國專案計畫的伙伴。Ms. Vilela目前擔任全球併聯社(World Links) 拉丁美洲教師訓練區域負責人,在經過討論溝通後,為增進兩國中小學教師交流,並希望能實際促成兩國合作專案計畫,我欣然答應參加薩爾瓦多「第二階段種子教師訓練」研討會,期待能對兩國教育交流盡一份力。透過外交部中南美司及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之幫忙下方才順利成行。該研討會於九月廿一日至廿六日假聖薩爾瓦多市的假期飯店(Holiday Inns)舉行,為期五天。在總計九天(含往返行程)的旅程中,我暫時「拋夫棄子」及拋開可愛但又有些麻煩的導師班,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獨自搭機前往,經美國洛杉磯轉機到達薩國首都-聖薩爾瓦多市。…詳全文 |
![]() |
![]() |
和薩爾瓦多國家種子教師間的相互交流讓我體會到老師是可以跨越國與國之間的疆界 | 薩爾瓦多San Vicente學校將我們的「泰迪熊旅行計畫」所附帶寄去的禮物在該校設置專區展示 |
青年進行曲 Nana Sylvain, 男, 三十二歲
Nana Sylvain /M/ 32ans/ Multiple ulcers sur pieds depuis 7 ans ,R/O Tropical ulcer
這是門診記錄本上簡單的一行資料。
Nana是我的一個病人,約半年前,醫院社會部的人帶他過來診間,第一次的印象到現在還是很深刻,他是用手走進來的。坐在地上的他,雙腳套著拖鞋,一拄一拄地走進來,腳上纏了許多包布。當他一進來的時候,以前當實習醫師時在耳鼻喉科傷口換藥的熟悉味道又襲上了心頭。我已做好心理準備,會有揮之不去的蒼蠅,黏著棕咖啡色的包布飛來飛去。 |
![]() |
如同許多的布國年輕人,Nana20歲出頭就離開家鄉遠赴鄰國象牙海岸工作賺錢。七年前一場車禍造成他左腳股骨骨折,開刀住院了一段時間。出院後發現在左腳前方脛骨處開始冒出膿泡,破掉後形成潰爛的傷口。在簡單的換藥下傷口慢慢癒合,但不久腳的另外一個地方又冒出另一個傷口。就這樣反反覆覆,在這七年間沒有間斷過。
幾年的時間下來,腳上佈滿了結痂與潰爛的傷口。Nana無法再繼續工作,只好回到布國。這一、兩年,潰爛的傷口復發地很頻繁,但他負擔不起醫藥的費用,傷口潰爛也逐漸擴大。最後這一年,他連站都站不起來,最近一次換藥也是一兩個月前的事了。
感染性的傷口都已成蜂窩組織炎了,看來可能已經造成骨髓炎,是不是以前唸過的tropical ulcers(熱帶潰瘍)或是bruli ulcers(布魯利潰瘍),或是結核菌感染造成的?還是鐮刀型貧血造成的潰瘍併發症呢?在沒有進一步檢查的狀況下也無法確定。我只能把我可以用上的抗生素,亂槍打鳥似的加了上去,並教他用碘酒洗液每天浸泡換藥,自我照護傷口。約一個禮拜回診兩次,再定期幫他稍微清創。
一個月後的某一天,他走進了我的診間-用走的進入了診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啊…你可以走路了…。」這完全超出醫師的預期之外。在每天的換藥下,他腳上潰爛的傷口慢慢收斂起來了,較小的傷口已經接近癒合,大傷口也慢慢從底部結締組織填了起來。他顯得很高興,一直跟我說謝謝。我體驗到了身為一個醫生的滿足與成就感-就是看到病人好起來的這一刻。雖然我沒有做什麼,甚至我都還搞不清楚這是什麼病,只是靠換藥和抗生素而已。
「加油了,繼續好好的換藥,以後一個禮拜再過來一次讓我看個傷口,再過幾個禮拜完全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工作了。」這個晚上,我深深覺得當一個醫生是充滿了神聖與使命感的工作。
又一個多月過去了,他的傷口已經癒合得差不多了。有一天回診,他說有一件事情要跟我商量。「Dr.Victor…我想跟你借錢 ,我的房租已經沒辦法付了…。」聽到這句話,我頓時無法反應。以往常聽到一些對本地人帶有歧視的形容字眼又冒上了心頭。「他們黑人啊 就是…」原本單純的醫病關係這時候扭曲了。此刻的Nana也不爭氣的成為了我們一些人眼中的他們。我第一次在診間板起了臉孔,告訴他:「你的腳現在好了,我沒有幫上什麼忙,是你每天自己勤快的換藥讓它好了起來。是你自己讓自己重新站了起來,現在也是一樣,你要去找工作,要賺錢,生活上也要靠自己站起來!」
最後一次看到他,是帶著水果和一包雞蛋來到診間做最後一次的回診,及謝謝我們對他的照顧並作行前告別。他跟我說,他這一個多月還是都找不到工作,房子也已經被屋主收回去了,他已經收拾了簡單的行囊,準備待會兒搭傳統的卡車式bus回鄉下去(在這邊,出來外面闖蕩工作不順利的最後一條路就是離開城市,回到鄉下種小米或花生,自耕自食養活自己)。「那你的老家在那邊呢?」 他講了一個從來沒聽過的地名,Sidonie告訴我離Koudougou約有一百多公里。
「對了,醫師…我手這邊冒出一個水泡來。以前,腳的傷口每次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的,不過這是第一次在手上出現…。」
「咦…」我仔細端詳著他左手腕的那個水泡,不到1公分直徑大小。用針頭去抽一下,裡面和水泡基部的下方卻滿滿都是膿水。
「天啊!」我的心裡被狠狠的重擊了一下。「這到底是什麼病呢?他並沒有痊癒…又要開始了嗎?」我感到沈重與無力感,整個事情又回到了當初的原點。更糟糕的是,他要回到鄉下,不可能再過來了。我準備了僅多的口服抗生素,碘酒、紗布及衛材,並告訴他:「這些藥你繼續吃,萬一傷口又開始潰爛的話,要勤換藥。再不行的話,一定要回來找我!」
四個多月過去了,沒有再見過他。
故事,這樣結束了。
後記 | |
有人說在醫院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觀察人生,可以體驗生命。在友誼醫院工作的這段日子裡更是如此,許多的無奈與無助一直上演著。受盡煎熬的身軀、虛弱徬徨的眼眸、暗自垂淚的母親…等。一個個遇到的故事,包括Nana在內,在心中投下的都是一波一波的震撼。剛從台灣與家人度過春節回來,第一天開始工作便遇到一位年約三十的媽媽,不良於行,她的右大腿從裡面滲出著黃色的膿水,年僅一歲的小孩在襁褓中哭鬧著。在寶寶的哭聲中,她看起來更虛弱了,她的丈夫在日前去世了,她沒有錢可以做任何的檢查和治療。不禁要想:為什麼有這麼多悲慘難過的事情在世上發生呢? 「我好累,可是這是我的職責,這是我的工作…。」同事Dr.Some除上班外,每個假日有急診On Call從沒有怨言。 「他們都跑這麼遠來等了我這麼久,我只要再多花一點時間就可以了。」每每看門診做檢查從早忙到晚的團長這麼地說。 看到許多同事認真的努力與對生命的樂觀,或許就是這樣的熱情與精神,讓世界上雖然有苦難,但是我們有了信心,就有了盼望。 |
![]() |
媽媽看著小孩子的容顏 世上雖然有苦難 但是我們有盼望 |
讀者迴響 感謝國合會全體人員
最近一、二年來國人對於友邦國家,尤其非洲國家的認識漸漸清楚,明瞭非洲國家對我國的支持與友好,大家有目共睹,這完全是國合會全體人員努力付出,流血流汗的成果,我非常敬佩,並致最高敬意。 外交替代役讓台灣年輕人有機會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培養國際觀,並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同甘共苦,打成一片,這是觀光旅遊所無法體會。國人在非洲各國的貢獻如農業技術,醫療服務都有很高很大的好評,去年民視異言堂節目專訪播放,各報紙專題報導,在在顯示外交替代役男的優異表現。 而去年第三屆外交替代役的招考,更吸引非常多優秀青年熱烈參加,足證國合會人員的努力耕耘,深得青年人的肯定,尤其負責承辦外交替代役之徐純謹小姐默默熱忱的服務,實為勞苦功高公務員的表率,再次謝謝妳。 小犬威廷有幸能參加第二屆外交替代役到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服役,體驗另外一個世界並參與我們台灣的對外醫療工作。我希望他服役期滿回台灣進入醫院工作時,能將他在這段時間感受感動的牢牢記在心裡,用心不怕苦的盡力學習完成外科的醫學訓練,習得好醫術,能為我們台灣及友邦盡一點棉薄之力。最後還是要再次謝謝你們!! |
新人過招 用心有心就不困難
海外服務的旅程不單是無國界、無年齡限制的選擇,也是延伸台灣之愛的最佳途徑。 |
三月初剛踏上聖多美普林西比服務之旅的史維德醫師,出發前談到他在公立醫院服務廿多年後選擇西非醫療服務的契機,史醫師表示:「當公務員這麼多年,能有機會盡自己微薄之力幫助別人,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去年年底從衛生局的來文中得知聖多美普林西比招考醫療人員的訊息後,個人非常地感興趣,一方面可以為政府做事;再則可利用所學幫助需要的地方及小朋友,另外,家人的支持也是促成此行之重要原因。」 |
![]() |
史醫師亦提及:「什麼事情只要有人做,用心有心就不是困難,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以我個人來說,五十多歲了,人生所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在心態及技術上均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應足以勝任這份工作。」 在醫療專業部分,我們能提出什麼計畫躍升國際舞台或是深入海外偏遠之地呢?史醫師就其專業的牙科領域說出自己的構想:「目前我還不十分瞭解聖多美當地小朋友的口腔健康情形,所以我打算由預防醫學做起。日常的門診是另一重要工作,不過預防醫學則需要長時間努力,並配合衛生教育,雙管齊下才有效果。另外,我也希望未來能與台北市牙醫師公會之國際事務委員會就當地預防醫學、口腔健康及衛生、蛀牙預防…等項目進行合作。為了能扮演好將台灣的關懷延伸出去的角色,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去搭橋、鋪路,奠定預防醫學的基礎。」 |
史維德,四十年次,中山醫學院牙醫系畢業,擔任駐聖多美醫療團牙醫主治醫師 |
法律即時通 認識「契約」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描寫猶太商人夏洛克(Shylock)貸款給安東尼(Antonio)的故事,夏洛克向法院主張安東尼應依契約履行以自己身上一磅肉作為抵押的承諾,他說:「我所要求一磅的肉,是我買來的,這屬於我,我必須得到;你們拒絕不予,就是唾棄你們的法律;這樣,威尼斯的法律又有什麼威力。…我需要法律,…我這裡有我的證件」。莎翁劇中猶太商人向法院疾呼「我要法律」,表現出「法律」與「權利」的關係。當夏洛克以與安東尼之間的「契約」條款為請求權基礎,向法院請求依據法律公平裁判時,他已不僅是要求一磅肉的猶太商人,而是威尼斯法律的化身,他的「權利」與威尼斯關於契約的「法律」結為一體,若法官不依據法律具體判決他有無「權利」,威尼斯的法律威信也將蕩然無存。在契約法中,契約內容如果違反「善良風俗」,法院可以依法判決該契約無效(夏洛克的契約以割下相對人一磅肉為標的,違反善良風俗)或是以衡平法上的贖回權(equity of redemption)判決安東尼有權贖回他作為抵押的肉。劇中法官卻捨此不為,一方面承認契約有效,另一方面卻以詭辯的方式加上「割肉不得出血」的條件。這就好像法官承認耕地承租人有權使用耕地,但不許將足印留於土地上。此種曲解法律的判決,縱使令看戲觀眾拍手叫好,但絕對無法使當事人心服,當夏洛克黯然離開法院時,威尼斯的法律也悄然破毀1。 |
真實世界中的法律不是詭辯,而涵蘊著權利構成的體系,認識法律就是正確認識自己的權利。為提昇本會同仁基礎的法治觀念,稽核室法務人員將陸續在電子報上刊登一系列介紹與本會業務有關之法律基本觀念的文章。首先從認識「契約」開始,協助同仁了解簽訂契約應注意之基本原則與事項。…詳全文
1 參閱Rudolf von Jhering著「法律的鬥爭」(Der Kampf um das Recht),薩孟武教授翻譯,收於王澤鑑 民法總則 第八頁以下。 |
會計小常識 如何做好零用金管理
現金是業務循環的開始,也是結束。一般對於現金的管理,除零用金外,所有支出概需先經會計部門經核准之支出傳票,始得支付。零用金雖金額較小,但支付的行為,卻僅須經授權經管人員審核,與主管核定,即可完成支付。尤其在未設會計人員的駐外單位,為因應業務的進行,零用金的設置更為必需,而零用金設置應以多少為適合,如遺失甚難追蹤,所以它的管理亦更為重要。本文將以駐外技術團的零用金為例,說明如何做好零用金管理。 |
廣義的零用金包括授權經管的銀行存款及現金外,尚可包括各種票券,油票、郵票、印花稅票等。一般為有效控制現金支出,採用「定額零用金制」,即設置在一定的限額內,由零用金經管人保管,按規定先行支用,用至將罄時,編製報表,檢附憑證,報銷撥補,所有設置的零用金都於資產負債表上以「現金」表示。本會現制規定設置零用金除會內行政管理處外,駐外技術團尚無法指派具會計專業的會計人員,多以非會計專長、專職的人員兼任,保管的範圍亦不僅是零用金而已,還負責整團經費、財產等相關業務。因此,如何做好此項工作,謹臚列下列諸點,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一、各項支出,須檢附單據並符合本會「駐外技術團會計作業手冊」及「支出憑證注意事項」等規定。
二、養成隨手登帳的習慣,始終保持帳、款合一,時時記錄,日日結帳,務求現金盤存與帳表相符。隨時做零用金的盤點,主管人員也需關懷,做定期或不定期抽點。稽核室或會計室也會臨時抽點。
三、注意結報之期限與規定,並勤於報銷,如各駐團必須於每月十日前,將各項支出單據彙總,依計畫別分類編號黏貼裝訂於憑證冊,以郵寄或快遞送至本會核銷,至於登錄的帳、表,也應符合會計規定。如「現金出納登記簿」、「銀行差額解釋表」、「平衡表」等,要清楚各表的用途與相互之間的關係;如匯率的處理,必須取得並保存銀行兌換水單,做為「經費兌換及列報登記表」之依據與必要的證明文件;如平衡表,主要是記錄現金來源與運用之關係,並與本會會計單位保持密切的連繫。
四、所保管之零用金,放置地點應以安全為考量,如金額龐大,支用的頻率不高時,為安全計,宜另設銀行專戶保管,零用金也須經有授權核准之人員始可支付,切忌與私人現金混用或合併保管。另外,檔案與憑證的保管、遞送、移交收藏都應依照應有的規定處理。
本會已委辦研發駐外技術團資訊管理系統,駐團經費將改以電子資料處理,爾後駐團之經費報銷與處理,將可加快沖銷與核撥的速度,減輕經管人員的工作壓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後只需按日結報,今日事今日畢,將指日可盼。
- Update: 2022/05/25
- Hits: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