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期
你不可不知
我與屏科大舉行共同推動國際合作發展簽約記者會
本會與屏科大自八十七年起即合作創辦全國首樁以全英語授課提供友邦學員來華攻讀碩士學位的獎學金計畫,協助友邦培訓農業高等人才。該計畫迄今已辦理五屆,共計培訓出農業碩士廿名,目前仍有十八名學員在學,受惠友邦總數達十八國四十名學員,計畫成效良好。此外,本會將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透過合作協議書共同簽約成立「開發中國家研究中心」,以推動開發中國家農業領域之國際合作事務,希望透過此舉能掀起國內學術界投入國際合作與外交事務的風潮,並藉以提升大學系統的國際水準,而未來本會也將繼續以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的方式,落實全民外交的理念。 |
外交部部長簡又新(兼任本會董事長)於二月廿七日上午十一時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周昌弘假外交部五樓大禮堂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並召開記者會,以宣揚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推動全民外交的政策理念。與會之來賓計有中央研究院、外交部、教育部、農委會等政府機關與台大、清大、政大、海大、陽明、央大及屏科大等知名大學代表,共有六十餘名貴賓與會。
本會與屏科大雙方未來將就培訓國際高等人力資源、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及協助開發中國家農業永續發展與升級等務實性議題進行合作。預期雙方之合作將帶動屏科大校務國際化,並促使屏科大建設成為一個以知識經濟教育為發展導向之國際農業大學與南台灣農業學術之重鎮。
簡董事長表示,雙方的合作關係不但要繼續擴大合作範疇,而且將更形緊密。而屏科大周校長昌弘在簽約後也表示藉由與本會合作培訓友邦高等人才計畫成功之經驗,將進一步推動校務國際化,並準備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永續發展之研究」為該校的發展重新定向,希望成為南台灣最具特色的「國際農業大學」。
此次,本會與屏科大的合作範圍不僅限於國際高等人力培訓,更將結合彼此資源與相對優勢擴大合作範疇,尋求在永續環境、農業升級、及生物科技等領域之合作計畫,配合政府外交政策協助對我友好之開發中國家,共同推動國際合作事務。爰此,雙方共同簽署乙份「合作協議書」以訂定未來合作架構,並據以規劃具體合作事項。
本會與屏科大五年來的合作,除了帶動了各大學參與外交事務的開始,亦在今年內將結合各合作大學的學術資源,成立「國際合作大學策略聯盟」,讓更多的國內大學院校投入全民外交,參與國際事務的行列,也讓政府與民間的資源相互支援,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
人物專訪
搭建國際合作的橋樑
專訪本會新任廖副秘書長世傑先生 /出版組 周雅芬
本期人物專訪中,筆者特別訪問到長達近十八年駐外經驗之本會新任廖副秘書長,以他外交人員的身份分享駐外生活的歷程及經驗,在二月廿日起正式就任副秘書長的當天,也表達對未來滿腔的期許,尤其是當他提到在外交部與國合會的關係中擔任橋樑的角色時,也傳達著合作共創契機的訊息。 |
![]() |
語言是人生的踏腳石
大學時期至今一直對語言保持高度興趣的廖副秘書長,提到自己如何因緣際會踏上外交官的路,加入外交行列。一九七○年代正好是台灣處於經濟剛起飛的時期,所以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後,曾先後擔任過旅行社及網球拍工廠貿易課的職員,也在報社翻譯過英文外電。其中在報社工作期間,特別感受到微薄及不穩定的收入,可能連成家的可能性都沒有。於是,經過一番內省及思索,想想讀政治其實還有很多領域,像是在大學時因為興趣曾經修過兩年的法語並主修國際關係、國際法,尚有心得,於是便報名參加外交特考。當年還在報社擔任編譯,記得考試的前一天,在台灣日報值晚班時,看見凌晨二點的早報上面寫說當天將舉行臨時緊急點召,幾號後備軍人號碼必需前往報到,當時心裡誠惶誠恐,唯恐會中簽撞期白費準備工夫,於是離開報社下班的時候,整個人便垂頭喪氣的騎著摩托車回家,直到回家發現與報上的號碼不一樣才鬆了一口氣。篤信基督教的他很感謝上帝給自己這個考試的機會,於是趕快搭夜快火車從台中北上至台北再轉乘計程車至木柵參加考試,靠著毅力和一股作氣在一九七九年年底以英語考上,一九八○年八月正式通過乙等外交領事人員特考及格。當年也因為在大學時就有法文的基礎所以才能在外交訓練所西班牙語上考了高分,被派往哥斯大黎加接受西班牙語的訓練,凡此因緣際會,促使廖副秘書長前往西班牙語系國家展開駐外生涯的開始。
敏銳感打開外交新視野
外交的領域相當廣泛,大家都知道外交是一種藝術,訪談中廖副秘書長談到從他在國外實地參與外交工作的經驗中,覺得外交人員最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是要有一種不單屬政治上的「敏銳感」,還包括文化藝術上的「敏銳感」,且需要有一個凡事都要有所涉獵的特質,那就是所謂內涵。他認為身為外交人員,有一個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對於自己本土的文化要有很深厚的基礎與文化內省的能力。不論是台灣的文化或是以儒學為主的東方文化都需要用心去瞭解,因為瞭解本身文化的精髓才能把台灣推向國際間。但如果沒有很深入的介紹,國際友人的認知就會停留在「台灣只有經濟很好;台灣仿冒很流行;台灣的產品很便宜但不耐用」等粗淺觀念,所以在目前的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除必須反省越來越多的台商前進大陸投資的因素外,對於製造業所需的勞力被外勞取代的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創意產業以帶動產業提昇優勢創造高附加價值,並發展台灣適合從事具有人文內涵的高科技及觀光產業等,才能真正從速食經濟印象中蛻變成長。
親情是外交人員最大的支柱
走過一九八五年到二○○二年間的駐外生涯,對於廖副秘書長而言,其實人生中的這段時光並非按著他原先的選擇,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無怨無悔。想起孔子說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仍會繼續往外交這條路走下去,不過他也提到支持他繼續前進的力量就是家人的溫情支持。當筆者問到他是如何適應且如何與家人溝通時,副秘書長提到駐外人員最大的問題就是家庭,他很感謝他太太放棄工作及這些年來所做的犧牲,也深深體會到夫唱婦隨真的是外交人員本眷追求的理想,因為有一個安於相夫教子的內助,外交人員才沒有後顧之憂。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廖副秘書長的駐外生涯裡,他的母親也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結婚三年後外放的日子裏,母親的協助照顧理家及協助太太,不論是幫忙帶孫子或婆媳融洽所蘊育的家庭和樂氣氛,在在都顯示出駐外的生涯中,親情恆是最大的支柱。
印象就從阿根廷說起
在廖副秘書長派駐服務的國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九八五年前往阿根廷工作,因為除了阿根廷是其待過最長共六年三個月的國家外,加上剛到達阿根廷時小孩才十個月大,後來又在阿根廷生第二個孩子;再加上台灣與阿根廷沒有邦交,所以在當地做外交並不好做,只要有一點點突破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此外,尤令人懷念的是,阿根廷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當地的牛肉單烤不用沾任何醬料就很好吃,水蜜桃甜又多汁,回想起來,不禁令人垂涎。只是阿根廷在財經上令人沒有安全感,經濟動亂常造成幣值不穩定,有一年因為通貨膨脹數率是五十倍,年初買的東西到年底就變成五十倍的價錢,波動造成當地台商生意不好做。
密契風災下的合作搖籃
這些年在中美洲服務讓廖副秘書長發現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國合會很接近,因為無論是投資融資與教育訓練的業務,國合會都與當地大使館配合的很好,總覺得國合會有一套很不錯的工作模式及思維。尤其在協助尼加拉瓜政府密契風災災後重建的時候,我政府馬上派了當時的連副總統組織一個賑災團前往,記得本會的投融資處龔處長也一同前往,即時決定台灣對尼國政府提供低利優惠貸款融資,OAS(美洲國家組織)負責進行復原輔導及建屋計畫來分攤風險建立技術支援的三方合作。當時,密契風災損及四個國家分別為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瓜地馬拉,以尼加拉瓜推展最快,目前已進行至第二期。
非主從非競爭而是手足
被問到在正式進入本會擔任副秘書長之前對本會的印象時,廖副秘書長表示,駐外期間他曾協助薩爾瓦多及尼加拉瓜推動分別成立國合之友會之後,並積極協助發展會務,看著它們茁壯,所以來國合會之前就與國合會合作愉快。過往的合作中,除了感受到國合會的專業令人敬佩且值得學習外,更感受到這個團隊是個年輕有活力團隊,並且在楊秘書長的領導下工作氣氛很好,無論在人和或團隊上都默契十足。也期待看見本會除了專業外,在政治的敏銳感、國內外的政治生態脈動掌握上,不只是靠專業技術達成增進邦交,更需要考量邦交國國情的需要及掌握政府的政策精髓來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業務。對於自己未來在國合會擔任副秘書長的個人期許是,希望自己能扮演外交部與國合會的溝通橋樑角色,幫助外交政策下的國際合作工作順利推動,更能藉由會內各單位橫向充分聯繫繼續提升績效。更期待外交部與國合會的關係不是主從的關係而是手足的關係,因為我們都有同一個老闆(外交部部長是本會的董事長),彼此能夠培養手足的感情,愉快且密切地合作。
焦點事 你的事
責無旁貸的領導?-變遷中的日本外交新藍圖
![]() |
![]() |
總統府陳參議維曾先生﹙圖左﹚至本會進行專題演講與現場互動的情景。 |
為使本會同仁瞭解日本政府近年來因應全球國際環境變遷所發展之日本新外交方向等議題,本會特邀請到總統府陳參議維曾先生於二月十四日(星期五)上午十時蒞會進行專題演講,題目為「責無旁貸的領導?-變遷中的日本外交新藍圖」。本次演講除各處室同仁們積極參與外,另亦有外交部亞太事務司、經貿事務司及經濟部投資業務處之代表多人共襄盛舉。
會中陳參議就日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提出精闢見解,使同仁瞭解日本政府如何因應目前全球化趨勢潮流,此外,陳參議亦對於當今日本之政治經濟情勢與外交結構提出詳盡分析說明,並從廿一世紀日本外交政策新藍圖中說明,建議在對日進行外交工作上似可透過經濟議題(如WTO、APEC等)或非政府組織(NGO)之國際舞台上共同建立雙方政府與民間交流之機制。
青年進行曲
給加恩的一封信
親愛的加恩:你好!
新年假期已經結束,想必你已經帶著家鄉滿滿的溫暖祝福返回布吉納法索,繼續未完成的外交替代役程了。
阿扁關心你的消息已經很久了,從報章雜誌中得知,你為了協助布吉納法索人民獲得更好的生活,發E-mail回台灣募捐衣服、籌措款項來協助布國整頓環境衛生、改善醫療服務、並且幫助他們進行鑿井、籌建孤兒院等許多有意義的活動,這些活動,在台灣都獲得很大的迴響,讓教會、校友與民間社團紛紛響應加入支援友邦的具體行動。
看到報紙刊出你和布國小朋友合照的照片,阿扁很高興,也很感動。黝黑的臉龐、精壯的體格、性格的落腮鬍、還有擁抱可愛孩童的寬闊胸懷,誰說男孩子當兵是浪費時間?誰說當兵的兩年就是空白的人生?我從你的眼神中看到的只有自信、勇氣和成熟。
你在給台灣朋友的E-mail中說:「其實每個人都是很特別的,只要服務好身旁的這個小圈圈、做該做的事就對了。」有的人會覺得自己人微言輕,也有人說男生當兵的時間總是很容易變笨,所以只要平平安安混過去了,不論做好做壞,都對社會起不了什麼作用。但是你的故事,卻教這一代的年輕人有了新的覺醒,那就是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潛能,更不要存有膚色和種族的界線。
加恩,每次看到你的新聞,阿扁腦海中就不由自主浮現許多身影。你知道嗎?你並不寂寞。阿扁曾經兩度造訪非洲友邦,除了國是訪問,其實我最想探望的就是我們的駐外人員和長年派駐在非洲的農技團、醫療團團員,乃至於外交替代役男和志工朋友們。作為中華民國總統,不管路途再遙遠、行程再緊湊、環境再不便,阿扁都要親自到非洲,向這些默默為國家奉獻的無名英雄和勞苦功高的外交尖兵致意。
在世界各地有許許多多和你一樣離鄉背井的台灣人,他們化身為「愛心大使」,在非洲、在中南美洲,甚至在南太平洋的小島,用自己的專業與熱情參與了當地的建設,也帶給當地人民來自台灣的關心與鼓勵,這是台灣作為國際社會一份子應盡的義務,也是「人道外交」的最佳體現。
我記得你跟非洲的新朋友說:「布吉納法索的意思就是『君子之國』的意思。」還說你是「好人」,所以適合這個「君子之國」。在阿扁看來,所有在海外工作的「愛心大使」都是「好人」的表現,台灣有這麼多熱情的「好人」,這些「好人」把台灣的愛帶到國際社會上,大家一起做更好的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印證了最近社會上有一些人所發起的「台灣好好」運動一樣,只要「人人好好,台灣一定好好」。
阿扁要用這個觀念和你以及全台灣的民眾相互勉勵,只要多一點點用心,就能讓身邊的人和事物更美好,大家都這麼想的話,台灣就會更勇敢、更美好。加恩,加油!再加油!
PS:別忘了多跟家人和女朋友連繫,他們一定會以你為榮。
陳水扁 2003.2.18
註:連加恩為我國派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的外交替代役男,在服役期間悉心幫助布國居民改善環境、醫療等相關事項,貢獻良多,為台灣在國際間樹立了良好的友善形象。阿扁總統致加恩的信,於二月十九日電傳至布吉納法索。 |
海外見真情
一份小而美的產業
駐巴拉圭技術團花卉計畫之回顧與展望
花卉栽培在巴拉圭是農業生產中經濟價值較高的產業,但過去由於受限於傳統經營規模,及缺少現代化花卉栽培經營技術,導致本地花卉產品之供給難以符合國內市場消費需求,高品質花卉往往需仰賴進口。我技術團於是在一九八一年為解決巴拉圭政府此一迫切之問題,於首都近郊San Lorenzo市,利用農部土地約一公頃,設立玫瑰繁殖和示範中心,引進玫瑰優良品種繁殖種苗,提供農民種植,中心除以玫瑰為主要推廣項目外,也試種唐菖浦和栽培觀葉植物。 一九九五年在Caacupe國家農業試驗所用地成立花卉生產中心,一九九八年於首都的Mcal Lopez百貨公司同意產銷班於此設立週三花市。二○○○年於距花卉生產中心約五○○公尺的農試所土地,興建完成一座休憩庭園式花卉展售中心,作為產銷班花農永久性的花卉展示及銷售場所。二○○一年十月底迄今筆者抵巴接任花卉計畫,期望藉推動「小而美」的精實計畫,提供協助巴拉圭花卉產業能朝最有利的途徑與重點發展。 |
![]() |
![]() |
花卉展示中心外觀全景鳥瞰圖。 | 我技術團為巴國農民進行產銷班訓練情形。 |
花卉產銷班之組織與管理
自一九九八年至二○○二年利用Corillera省 Cabanas地區農民開始組織產銷班,我技術團輔導範圍則擴及至鄰近的Caacupe、Atyla、Tobati、Altos及中央省的Asuncion、Itagua、San Lorenzo、Aregua等地區。產銷班之班員於花卉中心,接受為期一至三個月的技術訓練,訓練完成後,技術團則鼓勵產銷班班員若自己有土地,可在家裡實施共同經營,若資金短缺,由技術團提供小額農業貸款,俟產品出售時再歸還技術團。至二○○二年底產銷班組織及訓練計畫計組織28班產銷班,輔導農民203戶,辦理講習會及觀摩活動共計38次,總計1,911人參加。技術團花卉計畫多年來在組織產銷班與訓練工作的努力,不但使巴國花農在生產技術獲得大幅提升,收益、生活也獲至甚大的改善。
協助花卉產品銷售及市場開發
(一)花卉運銷體系建立
我技術團更在花卉示範推廣及生產技術訓練後,積極協助運銷業務及開發市場。推開歷史的景窗,一九九八年技術團購置運貨卡車一台,供花卉產銷班作場外的理貨運輸,並由產地到直銷市場的共同運輸,花農僅共同負擔油款,快速安全,也降低營運成本。Multiplaza、Mall Exccelsior、Mcal Lopez Shopping 等百貨公司及大賣場則為產銷班花農設攤展售之地點。一九九九年選定在Mcal Lopez Shopping成立週三花市,花市設立後銷售情形良好,根據一九九九年統計資料,七至十二月半年總銷售額即達一億八千萬巴幣,二○○二年由於受經濟不景氣波及全年銷售額維持在一億七千五百萬巴幣。週三花市之設立,不但擴展花農產品銷售途徑,也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技術團為巴拉圭設立永久性的花卉展示及銷售中心,二○○○年四月落成典禮當天,應邀剪綵的巴國總統伉儷及巴國政要,對我國協助巴國花農產銷工作及技術轉移之成果讚佩不已,總統向媒體表示,本中心是一個"不可思議之計畫"。花卉展售中心為一庭園式花卉直銷場所,兼具休憩及展示、集會、訓練等多元功能,目前進駐中心參與銷售之花農組織有管理委員會,營銷運作井然有序,三年來不但幫助花農收益增加,也改善他們的生活。
(二)辦理花卉促銷
灌輸消費大眾園藝知識和資訊,是一項花卉企業促銷策略。自亞松森市成立Flor Shopping開始,每週定時在週三花市舉辦有關園藝技術或各種花卉栽培及利用迷你講習會,聽講對象仍以消費大眾為主,除增加業餘花卉園藝消費群,也刺激花卉及相關園藝資材之銷售。
技術團花卉計畫各項示範推廣成果、講習會,產銷班或花展等活動,更屢獲巴國各平面及電子媒體大幅報導,除了加深巴國朝野及民眾對我國技術團工作成果之高度肯定外,對巴國花卉促銷及花卉產業發展也又有莫大助益。一九九八至二○○二年共獲巴國各大報報導58次,二○○二年有二次分別刊載ABC彩色報及Coronica報頭版。同時盆栽組合、蘭花禮花組合等演講主題獲電子媒體製作成農業節目短片播放,尤有助於技術團工作成果之宣導。
![]() |
![]() |
技術團運用花藝設計講座方式,增加業餘花卉園藝消費群,也刺激花卉及相關園藝資材之銷售。 | 圖為推廣花卉產銷之成果參加巴國當地舉行之花車遊行比賽實景。 |
展望未來
技術團花卉計畫自一九八一年成立以來幫助巴國推動花卉生產技術轉移、產銷班體系建立、協助開發銷售市場、提升花農收益。目前技術團花卉計畫已調整為以「試種」、「種苗繁殖」、「短期訓練」為主要工作目標,並秉持上述目標,朝下列工作重點努力:
(一)作為花卉栽培業之上游
加強種原收集、育種、試作等研究工作,提升生產技術層次,擴大種苗生產規格,提供作為花卉栽培業之上游,以促進巴國花卉產業之快速發展,技術團並與農部試驗所組培室進行種苗生產合作計畫。
(二)選擇重要推廣作物
花卉之引進推廣,除了考慮生長環境條件外,更要考慮文化習俗、需求性等社會及經濟條件。因此技術團目前以著重在重要花卉生產技術之改進為主,如蝴蝶蘭商業栽培、玫瑰溫室栽培、菊花周年生產、盆花生產等。
(三)創造花卉利用市場導向
花卉生產固然需依循市場導向,但開創花卉利用市場導向亦頗具前瞻性,它不但可以引導改變消費型態,也間接的影響生產型態,對栽培業者來說,經營上可獲得更大突破。早期我曾參與蝴蝶蘭禮花組合的開發推廣,如今台灣蝴蝶蘭栽培事業蓬勃發展,組合花送禮已蔚為風氣,並流傳到中國大陸。「蘭花禮花組合」、「盆栽組合」經由推介、示範展示,及電子媒體節目播放,已引起巴國消費民眾濃厚興趣,業者並開始仿效。
(四)拓展都市消費市場
都市人口集中地是花卉的主要消費市場,距主要消費群太遠常成為營銷業績難以突破之瓶頸。根據二○○二年巴拉圭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大亞松森都會區人口達162萬,佔全國總人口四分之一以上,擁有最廣大的消費群,消費量及消費能力也最具潛力。除技術團輔導的週三花市外,亞松森市直銷及批發市場尚有可待整合開發之空間,協助開拓首都花卉銷售點較易彰顯成效。
(五)改變訓練方式
產銷班農民進駐中心,利用中心設施進行長期生產訓練,並分回60%產品的方式,因參與長期生產訓練的班員,迫於生活、家計需要兼顧,及技術團對彼等作息時間約束力不足,耗費技術團太多管理人力。為提升訓練效果,將改變為依巴國花卉產業專業生產需求,定時開授為期數天或約一週的短期訓練課程,結訓返家後,再由技術團繼續輔導推廣。此外,短期訓練對象加強擴及巴國中、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提升技術轉移層面。
在職充電記
在前人栽種處行走
你相信精神是不朽的嗎?如果讓您也前往布吉納法索的姑河墾區走一回,相信您也會有像筆者一樣對當時我技術人員的付出及成果留下感動的。
|
![]() |
![]() |
目前派駐於布吉納法索技術團之新生代技師及替代役男一群人於Bonfora著名的瀑布前合影。 | Bonfora著名的瀑布景點實景。 |
榮耀
出遊
「農民日」結束後,方團長特別為我們這群年輕一輩的技師與替代役安排一遊布吉納法索南部的Bonfora。這對於來布國短期三個月實習的我而言,能夠跟著出遊了解更多當地文化,這將是到非洲難得的紀念,因為能夠多看看,多了解一下非洲不同的風俗民情令我相當興奮呢!
車程
待在非洲有一件事必須設法先習慣,那就是不管到哪邊,起碼要坐上三、四個小時以上的車程,一、二個小時算是很近的距離。像是從技術團團部到分團,起碼就要坐上一天的車程,一下車會覺得整個身體不是自己的,整個屁股也快要沒有知覺了,所以這個「屁股功」一定要練好。
水源
現在我已經慢慢習慣在非洲坐長距離的車,所以從BoBo-Dioulasso到Bonfora大約二個小時的車程,對我來說算是很近的距離了。抵達Bonfora著名的瀑布景點時,那裡的風景雖比不上台灣,且瀑布的水量不夠大,顯得氣勢不夠壯麗。不過,在滿是沙塵的非洲,看到這樣綠意盎然的景色,看到水源源不絕的冒出,心裡也會有莫名的感動。
生物
Bonfora瀑布跟其他的非洲景色不一樣,在瀑布底下有大面積利用噴灌設施的農田,種的是甘蔗。也有不少農民種植蔬菜,以結球萵苣居多。在瀑布旁有一大片的芒果樹,每一棵都長得非常高大,樹底下掉了一堆芒果的殘骸,看樣子大概是沒有人採收的樣子,而且幾乎每一棵芒果樹都有一些藤類植物攀附在芒果樹上,跟芒果樹形成共生狀態。這些藤類植物很粗,藤蔓幾乎有一個成年人手臂的大小。在樹旁邊常可看到螞蟻窩,非常的巨大,幾乎有兩個人的高度,是難得一見的現象。當時心中浮現一個頑皮的想法,想用腳去踢看看,看會不會有螞蟻跑出來,結果一踢,螞蟻窩聞風不動,腳卻疼了很久,因為這裡的螞蟻窩比石頭還硬呢!
平原
從Bonfora瀑布望下看,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其實在非洲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但是很少能夠從上面往下看。從上方往下看非洲的平原,果然跟從地面上看不一樣。因為有河流的經過,樹木也比較多,而且有水,就可以進行開墾,可以提供人民生活上的需求。不會像其他地方一樣沒有水,要種東西都很困難,人民生活當然也就比較貧窮。
墾區
我覺得Bonfora瀑布最有貢獻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下游地區的灌溉土地。離開Bonfora瀑布後,導遊帶領我們去參觀一個墾區。一進到墾區裡,就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個的水稻田與水稻田旁邊的幹渠、支渠、分渠等整個灌溉系統的配置就跟台灣是一模一樣。就好像在鄉下地方所看的水稻田與灌溉渠道一樣。但是據了解當三十幾年前在姑河墾區開墾完畢後,布國即和我國終止外交關係,直到復交後才在巴格雷進行開墾。問導遊知道不知道這是誰開的渠道,他也不太清楚,他說好像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開的,也許對他來說,中國人還是日本人他也不會分,反正都是東方人,至於是誰開的,也不重要了。不過看到灌溉渠道,尤其是渠道的漸變段設計,那樣的弧度,真是漂亮。有種回到家的感覺,這也許是唸水利工程的我,看到這樣的水工結構物,跟台灣一模一樣,引起思鄉的心情呢!回到團部後,曾經找機會問過方團長,Bonfora瀑布下游的灌溉渠道是誰做的。這時候才知道,原來Bonfora下游墾區的灌溉渠道也是當年農耕隊的傑作,方團長曾經參與過。
收穫
旅遊Bonfora瀑布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看到了在早期農耕隊時期所開墾的遺跡,想像以前團員的辛勞,胼手胝足,一步一腳印,慢慢的開墾,只是礙於政治情勢不得已放棄,否則,繼續交給當時的農耕隊開墾的話,規模一定不只是這樣而已。想像先人的步伐,以及自己未來所要面對的挑戰,更覺得應該要步步為營,小心謹慎。
- Update: 2022/05/25
- Hits: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