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期
發行人的話 掌握關鍵轉機﹙四之一﹚
文.秘書長 楊子葆
迎接新的一年,我們試著提出未來願景。而在進入主題之前,請容許我先引用兩位丹麥學者德布‧馬提努森(John Degnbol-Martinussen) 與恩貝爾克‧帕迪森(Poul Engberg-Pedersen)在《理解國際發展合作》(AI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1999)這本名著前言裡的一小段話語:
「這是國際發展合作的危機時刻。許多合作領域的條件改變了,在冷戰結束之後,這種轉變尤為深刻。富國與窮國兩邊對於『合作』這個名詞,都有新的理解;合作形式的特質同樣有所轉變。這些轉變同時發生在雙邊與多邊合作上,也發生在南北國家非政府組織的角色上。」
我之所以引用這段話,是因為我很贊成作者的提醒,但卻又必須很謹慎地不要太彰顯「危機」這個名詞。因為在中文的世界裡,我們對於這個名詞的反射感覺是非常負面的。其實危機的古希臘文作「Krisis」,原本指的是決定疾病是否繼續惡化或好轉的關鍵時刻,也就是判斷病人的自療與抵抗能力,是否已到了足以讓疾病痊癒的階段,當然可能有很負面的危險,卻也可能有很正面的機會。
就這個角度來審視,危機不僅是自外在觀照的客觀過程,也牽涉了醫生與病人自身的主觀認識與判斷。依照社會學者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的看法,若認定某個過程是危機,這種認同即賦予此過程一種規範性的意義:解決危機意味著解放了受到危機籠罩或俘獲的主體。歐康納(James O'Connor)同樣認為,危機不僅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過程,也是一個主觀的歷史過程,是一個決策的關鍵時刻。他也指出,依研究者對結構決定力量與主觀詮釋面向的不同考量,將發展出不同重點傾向的不同危機理論。
綜合整理這兩位著名學者所提出的危機理論,粗略可以分為四種基本類型:(一)經濟危機,指的是經濟系統循環運作不良,無法生產出足夠的消費價值;(二)理性危機,指的是行政系統無法產生足夠的理性決策,以支持、掌握並滿足經濟系統;(三)正當性危機,指的是正當性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普遍性動機,用通俗一點的字眼來說,就是無法喚起足夠的公眾支持;(四)動機危機,指的是社會文化系統無法產生激發行動的意義。
我無意在此進行煞有其事的學術討論,但這原本用來描述國家可能面對四種類型的危機,看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本文一開始所引用兩位丹麥學者,所提出當前國際發展合作所面對的危機,並作為國合會思索面對危機時刻可能對策的基礎。為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憂慮與誤解,我們使用「轉機」這個更為中性的名詞,提出四項未來的願景方向:
一、以新思維創造新的合作領域,面對經濟轉機
國合會是一個繼承悠久歷史傳統的機構,從一九六一年的「先鋒計畫」、一九六二年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一九七一年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一九八九年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正式立法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過去四十餘年,我們一方面提供物資與資金的援助,一方面提供技術與經驗的移轉,不但提供合作國家人民可供果腹的「魚」,更教他們「釣魚」,持續地改善生活,而這種做法也獲致一定的成果,在國際社會裡得到許多肯定與支持。
面對現在新的、「知識經濟」的時代,走過四十年的國合會,應該嘗試以新思維創造新的合作領域,讓經濟轉機有向上提升的機會。我們願意在此勾勒出一個轉型的可能方向:將發掘新資源、創造新機會,列為推動國際發展合作重要的工作重點,更明確地說,就是將過去曾經成功運作的「給魚+釣魚」模式,轉化為下面簡單的一句話:
不僅給一個人一條魚,
也不僅教一個人釣魚,
更要協助他發掘出資源充沛的魚塘。
這句話最重要的目的,是點出一項往往不包括在傳統援外業務裡的工作:「魚塘--新資源的發現」,在此我所強調的「新資源」,並非狹義具體的物資,像是石油、礦產或核能,而是「投入經濟活動的意願」、「進入市場的途徑」、「經營管理的技術」、「引進資金的方法」,甚至「創新發明」等知識經濟領域的抽象資源。
已故的美國經濟學者諾克塞(Ragnar Nurkse),曾說過一句有點刻薄的犀利話語:「一個國家就因為它貧窮,所以才貧窮。」且不論這句話可能隱含的歧視,但他至少明確指出了貧窮之可怕,在於貧窮孕育了貧窮,因此更貧窮,最後形成所謂「貧窮的惡性循環」(the vicious cycle of poverty),而這正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類,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惡性循環一旦成形,就幾乎不可能只靠內在的力量打破,必須有足夠「友善外力」的介入,這也是為什麼有援外或國際發展合作這類型事業的產生,以及國合會有必要存在的原因。然而即使有了力量,還得有善用力量的方法,貧窮的惡性循環,要靠什麼方法打破呢?
因研究經濟發展理論,而獲得一九七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英國學者魯易士(W. Arthur Lewis),曾把「經濟化的努力」(the effort to economize)、「知識」以及「資本的增加」,列為促進經濟成長的三大主因。也許有些不自量力,但我願意更擴大延伸,詮釋魯易士的經濟成長三大主因。
廣義的「資本」,是對抗貧窮的力量泉源,在我們的比喻裡,就是魚塘;至於如何接近魚塘,不但要有「經濟化的努力」,還先要讓廣大人民建立「經濟化的意願」(the will to economize)。另一方面,「知識」是從魚塘裡捕魚的基礎,但操作性與機械性的知識,若不小心使用,很可能造成「竭澤而漁」的悲慘困境,反過來更加深貧窮的惡性循環,所以我們更應該引進的是經營管理的知識,或者更精確一點地說,是奠基在「永續性」(sustainability)上的經營管理知識。
再進一步闡釋,低度開發國家的人民,之所以缺乏「經濟化的意願」,往往是因為渺小的個人,對於改善生活毫無期待,對於經濟運作的邏輯一無所知,對於進入市場毫無概念,畏懼風險,畏懼與市場裡的其他角色合作,甚至畏懼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鉅大改變。
這時,提供對於經濟化過程的基本知識,制度性的激勵,以及類似對照的成功經驗,乃至於廣義眼界的擴大,都有助於提高人民的意願,進而採行「經濟化的努力」。但是,人民有工作意願或甚至有更努力、更長時間的工作意願,並不能保證經濟一定可以發展,關鍵的癥結,在於工作時是否能運用更多的知識、技術、資本來進行投資、專業化生產或貿易。因此經濟發展與工作的關係,並不純然僅繫於人民是否有工作意願或工作勤奮,還在於人民是否以有效的方法工作,社會制度是否以永續的方法,經營管理人民有效的產出。歸納總結,面對新時代,國際合作發展是否能突破一九六○年代迄今四十餘年傳統模式,帶來經濟轉機,創造新合作領域「魚塘」,端視「建立意願」、「有效生產」與「永續經營」的新思維,是否能在工作中實踐。﹙待續﹚
你不可不知 邁向新的里程碑
—本會內部控制制度正式出爐
![]() |
![]() |
![]() |
圖一/本會稽核室史主任立軍為同仁簡介剛出爐的內部控制制度 圖二、三/由稽核室同仁以逗趣的雙人開場的方式,凝聚了內控簡報在場同仁的焦點 |
經由本會同仁共同的努力,國合會第一版內部控制制度已在九十二年十二月正式出版,負責推動本案幕僚作業的稽核室並在九十三年一月十五日簡報這份全會同仁過去一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內部控制制度是由一個組織的董事會、管理階層及所有員工所共同遵守與執行的一種內部管理過程與工具,本會雖然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財團法人,但強化公司制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需要確無異於一般營利性組織,完成國合會內部控制制度,有助於本會建立健全機構制度的磐石,為健全本會發展邁入一個新的里程。
本會內部控制制度係依據目前會內業務的屬性歸納分類為規劃管理、投融資、業務、採購、薪工、財物(產)、會計出納及服務管理等八大管理循環,並細分為九十三項控制作業。本會內部控制制度也是一種將全會業務運作及其管控以書面化方式統一表達並彙整的一份作業文件,這份文件包括了本會各項業務的標準作業流程圖以及執行各項業務的控制程序書,簡要而言,控制程序書即是一項業務在執行中的作業程序、作業要領、業務主會辦單位、審核權限層級、風險與管控要點、應遵循法規與需填列表單的一份說明書。 本會對外援助計畫項目可謂包羅萬象,內部的各項支援管理功能亦是種類繁多,制訂內部控制制度後,可以有效幫助同仁瞭解在日常工作中所應該遵守的作業程序與作業要領,主管人員亦可清楚知道所經管業務的管理權限與核決層,在各處室間,也可經由內控制度釐清各項業務在處理過程中的主彙辦與協調關係。 本會的內部控制將透過各處室在日常作業中執行,由於內控制度是一種持續執行的管理機制,各處室有責任依據內部管理需要及外在環境的改變進行自我檢核,並隨時維持所屬控制作業的功能,此外稽核室亦有責任藉由內部稽核確保本會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
![]() |
本會執行內控制度,對內可使同仁在工作上知所遵循、責任明確、執行有據、掌控風險,對外有助於建立本會推動援外工作透明化、專業化及制度化的機構形象。
經驗分享 走向合作之路
—我參與FAO Mbonisweni蔬菜產銷班輔導計畫
遍地堅石的非洲國家—史瓦濟蘭王國於一九九八年曾試圖發展蔬菜生產計畫,於是史國政府便開始遍尋有水源的可耕地。而目前接受我技術團輔導之Hhohho省的Mbonisweni地區,就是在這個機緣下獲得政府青睞,由廿三個農戶組成了一個蔬菜生產組織,並在國際組織FAO出資援助下,規劃12公頃的生產區。另外,因蔬菜生產要時常灌水,FAO計畫更投下鉅資協助埋設水路管線等噴灌設備及抽水幫浦(引Phophoyane之河川水源),並搭設圍籬防止牛隻進入危害;因此,農民透過計畫補助取得曳引機等農機具。
|
![]() |
蘇森傳技師是西瓜專家,人稱「西瓜蘇仔」 |
技術輔導是提升產量的不二法門
Mbonisweni農場之硬體設備可說已相當完善,唯數期種植下來,才發現蔬菜、瓜果等園藝作物栽培技術仍顯不足,農民遂透過RDA﹙Rural Development Agent﹚田間推廣員,直接向我技術團尋求協助。Mbonisweni地區之蔬菜種植以蕃茄和甜椒為主。之前,因農民施肥不佳,及許多栽培技術上之缺失,致使產量無法提高,品質亦欠佳,連帶營收利潤也受影響。因此為協助提升當地農民的信心與生產的意願,我技術團開始為農民進行下列輔導工作:
輔導甘藷栽培種植
對農民而言,甘藷生產需水少,栽培容易,人力需求不多,收穫期長,儲存容易,收入穩定,除能支付生產資材所需,亦能累積資本。因此我仿照了小農玉米計畫之栽培補助,提供農民甘藷苗及越冬管理等技術,並指導農民作田間規劃:畦間以90公分相隔,株距30公分,用現成牛羊廄肥來取代化學肥料之龐大支出,同時為農民解說進行理蔓工作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建立耕作曆,中耕、除草、噴灌、追肥等技術指導,利用穩定收入,以建立農民信心,提高農民生產意願。
輔導蕃茄栽培種植
蕃茄根系發達,有強勁的土肥吸收力,因此指導農民輪作及以牛羊廄肥來增強地力為重點工作;另外輔導農民換行「單行立柱栽培」,每隔三公尺打樁立柱,使蕃茄植株能向上攀升,以獲得充足日照及改善通風,減少病蟲害,同時亦可避免果實陰濕腐爛,折損生產。因植株頂端生長點會延續開花,因此指導農民於生長後期進行頂端生長點摘心工作,將心葉及花蕊摘除以便維持果實顆粒碩大。生長後期氣溫提高,便指導農民以少許乾草於植株頂端遮蔭,防止日傷,維持果實品質。整個輔導過程中,以立柱和不立柱作栽培比較。立柱栽培除採收作業方便進行,田區整齊美觀外,蕃茄收穫期延長,產量高,品質佳。
輔導改善田區灌溉系統
有鑑於過去部分田區排水不良,因此重新輔導農民開築灌溉引水道,依田區地形地勢畫出等高線,再以微小降坡方式築畦,每一百公尺長畦降幅3~5公尺,作物僅栽種於畦底之一邊,單行種植,這樣才能使農民易行灌水作業;同時每隔20~25公尺開設一橫向引水溝,作為順序交換之引水道,以防長畦灌溉造成浪費水源及傷害作物。
多樣化生產為擴展產銷作預備
目前該產銷班農戶之甘藷生產公頃產量已可達15公噸,比一般產量高出五倍。再以每公斤甘藷批發價E 1.5計算,該班公頃收益可達E 22,500,扣除成本E 4,000,每公頃淨收益可達E 18,500,獲利不亞於高產玉米。現在農民生產意願濃厚,即使假日亦樂於田間工作。而蕃茄生產自去年五月中旬起已開始收穫,以田間植株結果狀況估計,每公頃產量可達20公噸,而且果實透紅,品質奇佳。收穫期間,並輔導農民作產品分級,檢選較優良的作市場直銷,次等的再以批發賣出。總平均價格每箱40公斤約E 70,因此每公頃總收益約為E 35,000,再扣除公頃生產成本E 7,000,每公頃約可獲利E 28,000,著實為農民帶來豐潤收益。另外目前該班生產種類除甘藷、蕃茄外,尚有甘藍、胡蘿蔔、蔥蒜、甜椒、甜菜等蔬菜,其中以蕃茄和甜椒為大面積種植,期待透過類此技術輔導訓練,協助該班農民拓展其他蔬菜產銷,並為明年蔬菜產銷班計畫預作準備。
透過資源整合創造合作績效
在參與Mbonisweni地區蔬菜產銷班輔導計畫過程中,我發現輔導史國農民從事蔬菜生產必須結合各方力量。因為史國農民樂天不夠積極,長久以來一直為推廣工作之最大困擾,再加上農業生產環境不佳、生產資金短缺等因素,農事生產確實不易進行。而這個計畫能夠成功,主要係由FAO等外援機構,提供資金補助及農機具等生產設施,再由我技術團提供技術援助,定配合史國政府農業推廣系統人員,並肩合作才能獲得目前成果,此種推廣模式,可作為我技術團未來提升合作績效之參考途徑。
*蘇森傳先生係目前派駐史瓦濟蘭技術團Hhohho北部省擔任推廣技師,過去曾先後在波札那、賴比瑞亞、索羅門群島及馬拉威等技術團擔任園藝技師。曾在國內農友種苗公司服務,期間亦曾被派任於菲律賓、泰國等地,在蔬菜、瓜果之栽培上,累積相當豐富之實務經驗。FAO Mbonisweni蔬菜產銷班雖非我技術團計畫內之工作,但蘇技師仍本著協助友邦輔導當地生產技術,並與國際組織合作為當地人民創造財富。 |
海外見真情 熱情好所在
高千雯 彙編
![]() |
![]() |
這廣無邊際的稻田是技術團的專家們在極有限的經費下,以租賃來的農機具,和當地居民併手胝足開墾出來的 | 擁有怡人景緻的黑森林小旅館 |
![]() |
![]() |
喀擦!黑森林──到此一遊 | 志工珊竹與令人尊敬的楊專家和王專家合影 |
熱力四射的國度
尼加拉瓜,號稱是中南美洲最貧窮與炎熱的國家,在我赴任抵達首都馬納瓜市(Managua)後,終於見識到傳說中的種種情境。
每年四、五月是尼國著名的乾季,聽說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以上,待在室內就像洗天然的三溫暖般,汗如雨落,而十二月是尼國最清爽的時節,卻也相當於臺灣的夏天,白天溫度高達三十度以上。果然有持續不斷的「熱情」!
我和其他六位志工住在馬納瓜市同一個寄宿家庭中,每日除了勤讀西班牙文外,最快樂的事便是在閑暇時能走訪各地,體驗異國的生活情調和風采:尼國的傳統主食─紅豆飯配玉米餅和炸香蕉相當不賴(希望連續吃三個月後還能這樣覺得)、在尼國第二大城Leon市,一群東方人唱著五音不全的西文聖歌渡過了難忘而熱鬧的聖母節、學會了一個人搭乘傳說中扒手特多的破舊公車、連吃不斷的飯局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大使館、向團長還有專家技師們的誠摯熱情。
才來到這兩個月,已漸漸愛上這裡的恬靜生活,心靈的滿足感遠遠超出物質生活的缺乏,讓人心寬而體胖,實在有點擔心再胖下去怎麼教跳舞呢!
一根釣桿和滿池塘的魚
一個週末,我們所有志工和役男租了輛小巴士,前往傳說中的咖啡天堂──黑森林(Selva Negra),沿途順道拜訪了正在Omar Torrijos執行水稻生產貸款輔導計畫的王專家和楊專家。王專家為著我們的來訪特地舉行了一場工作簡報,向我們說明整個計畫的內容與執行過程,他認真的態度說明了他成功的原因,因為我看到了在那樣物資貧乏的荒野中,一片片的金色稻田整齊刻劃著土地,綿延視野所及之處。在專家們的帶領下,一行人步行參觀技術團在此地研發的優良稻種採種田與品種改良試驗田,稻田邊,豎立著?有中華民國國旗與技術團標誌的告示牌,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驕傲和感動。這一望無際的農田、隨風搖曳的金黃色稻穗,是王專家、楊專家與郭技師汗水灌溉的結晶,他們不但為當地人還了鉅額的債,更提供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技術和機會。聽到專家們提及當初執行計畫時所面臨的種種困難對照今天的遍地金黃,他們黝黑的面容上閃爍出自信與幸福的神情,我的內心不由自主的為他們喝采!他們離鄉背井,在海外奮鬥多年,其成就早已贏得了當地人的心與我的尊敬。
原野采風
在參觀過團部後,我們便往目的地──黑森林前進。地處高海拔的黑森林是咖啡之鄉,隨處可見結滿紅色果實的咖啡樹。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咖啡樹。前來帶我們四處遊覽的高級解說專家是駐尼國技術團最年輕的帥哥技師李俊緯,他摘下咖啡樹上的紅色果實請我們嚐嚐,果真味甜無比,果實裡頭的白色籽便是尚未曬乾烘培的咖啡原豆,聞不出印象中的咖啡味,倒是留在口中的香甜十分難忘。上天造物真是太神奇了!
我們又走訪了當地由李技師輔導培育的高地蔬菜園,當地的農民對我們十分友善,還親自採收了近六、七顆山東大白菜、一堆小山似的白蘿蔔和綠花椰菜送給我們。李技師爽朗的個性輕鬆的和他們打成一片;一個自然熱情的人,真就該屬於這麼一個天然純淨的地方!爾後,眾人將這些豐富的菜色搬上我們那輛十人座的小巴士,不一會兒,車內綠意滿載,真可謂香菜配美人,只不過經過一段路途,車子裡便開始瀰漫著令人懷念的臺灣傳統市場的氣味了。
留下足跡,美麗黑森林
黑森林的早晚略有寒意,留宿的家庭式小旅館充滿歐式典雅風情,小屋旁緊臨一池清水,不時可以瞧見池中的小鴨與鳶鴦們悠遊其中、戲水覓食,儼然一幅好山好水好風情。帶著濃濃寒意吹來的山風,令人不禁想起在地球另一端的臺灣現在應該是冬天吧!來到尼加拉瓜兩個月以來,每天接受熱情的豔陽照拂,第一次穿上從臺灣帶來的外套,身心處在一個這麼美好的地方,留下一幀愉悅滿足的團體照。
*林珊竹係本會九十二年度海外服務工作團志工,於去年十月底派赴尼加拉瓜中尼文化基金擔任中華民族舞蹈志工。本會目前派赴尼國的志工包含作者在內共九位,分別擔任教學、資訊管理及衛生護理等工作。 圖/香菜配美人,志工珊竹的甜美笑容是不是讓這翠綠的蔬菜更顯嬌豔欲滴? |
![]() |
特別專訪 走一條延續的路﹙下﹚
在第一屆外交役男連加恩的新書《愛呆西非連加恩》裡提到一個讓人低迴咀嚼的故事:澳洲有一個出名的海灘,海灘出名的原因在於每天潮汐帶來無數海星,這許多海星被擱淺在沙灘上,太陽出來就被曬死了,成千上萬曬死在沙灘上的變色海星成為吸引遊客的奇景。一天,沙灘上來了一名撿海星的小男孩,努力將一隻隻奄奄一息的海星丟回大海裡,旁邊一位老先生看不過去,對他說:「小弟弟,看看這整片一望無際的沙灘,你徒勞的努力能改變什麼呢﹖」這名小男孩一邊繼續撿拾海星,一邊答道:「是的,不過對我手上的這隻來說,就有所不同。」 | ![]() |
校外參觀桃園農改場 |
是的,本報對於元月中旬前往各駐外技術團服役之第三屆外交役男的祝福,不也是如此,相信他們走出去就有所不同。
![]() |
![]() |
晚自習的役男們也沒閒著,各個都在為著明日的課程作預備 | 烹飪課上實作上,役男們可學得起勁呢! |
![]() |
![]() |
海外服役電腦應用上得先學會自救,維修與組裝自己來 | 役男們正聚精會神地接受第一屆學長經驗傳承 |
也許不再是開拓者的角色,第三屆役男在結束國內專業訓練課程前夕對踏上外交替代役旅程的期待裡,對於將出發的未知旅程少了幾分的不安,多了幾分踏實,且學會了感恩。
給愛我們的,以及我愛的人們:「珍重再見」 別為我們悲傷,因為短暫的分離才會想起相聚的美好。請為我們高興,因為這次旅程會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成長與經歷。請再一次為我們祝福,就讓我們帶著家鄉眾人的祝福,乘著希望的翅膀,跨過大半個地球,生活在他鄉,謙卑的學習與友邦人民做朋友,無論在順境、逆境,重新拾起身為台灣人的自尊與驕傲。 |
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 蔡孝恩
|
成長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闖一闖。 我知道我們將收穫的一定比付出的還多很多。懷著感恩惜福的心化成行動力,帶著眾人的祝福及期許踏上旅途,希望台灣奇蹟的種子隨著我們的步伐在友邦發芽、茁壯。 |
駐宏都拉斯技術團 劉旭展
|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 今日我以國家為榮,他日希望有機會國家以我為榮。 |
駐尼加拉瓜技術團 楊啟涼
|
「行囊已經收好,心情好不好已不再重要。終究要展翅昂首,往天涯的盡頭單飛。」 即使海外服務中只有一個人孤身在外,但只要想起有一群弟兄們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和自己一樣為著共同的目標努力著,就不會寂寞。 |
駐史瓦濟蘭技術團 游濬遠
|
想對關心我的人說:「我會平安、健康的回來。」 盡全力配合技術團,善盡役男的職責,把「吃苦當作吃補」,並將自己比擬為一株小樹苗,吸收陽光、養分與水長大,期待在茁壯後可以奉獻自己的專業,從接受者轉變成提供者的角色。 |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 曾能蔚 |
面對一年半查德服役之旅,如果是對物質生活抱期待,那是天方夜譚,但是如果是對於精神生活上的期待,說真的,我真想儘快飛到查德去親身體驗一番呢! |
駐查德技術團 徐茂豐
|
活到二十幾歲,自己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接受別人給予多於付出。這次終於有機會不為什麼目的,純粹為別人做些事,雖然自己不一定幫得上許多忙,但經過這三個月的準備,我想我已經準備好出發去。 |
駐查德醫療團 洪翊傑
|
期許自己對服替代役的熱誠在一年多後始終如一,不會被生活的不如意與挫折所磨掉。 最後,我想感謝的是我的父母、長輩,有他們的栽培及支持,我才有今天這樣的機會。古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我會努力維持自己的健康、平平安安地歸國。 |
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 陳建嘉
|
今日,四十一顆種子已平安抵達他們所服務的國家,本報也將第一位分享踏上外交替代役旅程之役男徐淙富的心情寫扎與讀者共享。
厄瓜多心情寫札一
一月十二日是我人生旅途上一個永難忘懷的特殊日子,因為那天是我﹙Agustin﹚正式啟程前往駐厄瓜多技術團報到的日子,此時我內心是既焦急又期待啊!因之前聽說厄瓜多非常落後而且搶案特多,走在街上都會被搶所以人人都有槍,當時我內心就在想說:「就當作去厄瓜多作冒險旅行吧!」於是,便帶著冒險患難精神踏上未知的旅程。 一月十二日晚上在接受國合會信彰學長及高學長的祝福下搭乘長榮航空飛往洛杉磯,在搭機前所有的役男都依依不捨地與家人道別場面非常感人,當時我也被這感人的氣氛感動而流下第一滴男子漢的眼淚,不過在看到美麗的長榮空姐後即忘卻之前的離別之情。 再經過一連串搭機後終於到了團部,所在地-夜惠基市剛下飛機時眼前先進的停機坪及豪華的機場映入眼簾,呵!厄瓜多沒有想像中的落後啊!嗯…..賺到了!!!此時我內心正築起一連串的美夢。不過,這些美夢卻在出機場後徹底地被打醒……〈待續〉 後記 |
駐厄瓜多技術團 徐淙富
|
- 更新日期: 2022/05/25
- 點閱次數: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