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0期
焦點事 你的事
送愛心到南美洲
巴拉圭認養貧童及驅除蛔蟲捐款及贈藥儀式
![]() |
外交部黃次長瀧元代表本會捐贈新台幣五百萬元認養巴拉圭學童之支票,由巴拉圭教育部暨文化部部長歐維菈(Blanca Ovelar de Duarte)代表接受。 |
為響應呂副總統發起之「哈拉運動」,本年十二月五日總統府舉行「副總統發起巴拉圭認養貧童及驅除蛔蟲捐款暨贈藥儀式」,席間外交部次長黃瀧元、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分別代表本會及衛生署贈予巴拉圭兒童助學金新台幣五百萬元及驅除蛔蟲藥兩百萬錠,巴國由該國教育暨文化部部長歐維菈(Blanca Ovelar de Duarte)代表接受。
捐贈儀式後,我外交部黃次長、行政院衛生署李副署長、巴國歐維菈部長及巴國駐華大使館代辦席維諾(Raul Silvero)分別代表兩國政府說明捐贈及受贈意義及感想,副總統也對政府相關單位能在她今年八月訪問巴拉圭返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募得相關款項及藥品,表達欣慰與感謝之意,並希望藉由此次活動,激發我國大專生認養巴拉圭貧童的風潮,同時亦呼籲大專生們踴躍參與認養,讓巴國貧童能免於恐懼、安心就學。她也指出,時下年輕人哈日、哈韓風盛行,她希望能改以哈拉(丁美洲)風,讓國人認識到拉丁美洲國家的熱情及增加對他們的瞭解,而大專生捐助的將不只是金錢,透過愛心,也可讓兩國大專生與貧童間建立很好的兄弟姐妹情誼,此舉更是建構彼此關係真正永續性的作法,能讓我國與拉丁美洲國家間的友誼橋樑更加堅牢。
呂副總統也表示,巴拉圭是我國在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可謂是我國在南美洲外交沙漠中的綠洲,她誠摯呼籲國人應樂意伸出對巴拉圭人民友誼的手。
合作面面觀
台灣米下的金色天空
---二○○三年塞北稻作參訪紀實
![]() |
![]() |
![]() |
1.技術團陳技師振明向黃大使允哲及塞國農長等解說Lougue Demisse輔導情形。 2.Lougue Demisse農民代表致贈本期作豐收之台中秈10號予塞國農長。 3.黃大使及塞國農長等前往田區參觀堆肥試驗及台中秈10號栽培情形。 |
一九九七年,台灣米漂洋過海來到了西非大陸,經過了七年的歲月,台中秈十號( TCS10)在西非的門戶---塞內加爾,這一年四季都有陽光籠罩的國度紮根、成長,尤其在塞內加爾北部的黃漠中,更顯得生機與希望正在這塊土地上蔓延。
在普世印象之中,非洲大陸一向是跟飢餓與貧窮畫上等號的地方,這裡的人民飽受飢荒之苦,因為天然環境的限制與後天資源的不足,西方國家自從人道意識抬頭以來,莫不紛紛伸出援手,有的以大量金錢援助,有些則是引進最新科技,試圖在這裡創造出一點生命的奇蹟,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可以有能力自給自足,未來不需要仰人鼻息過生活。
然而,許多非洲國家,糧食不足的問題始終阻礙著基礎的發展,譬如塞內加爾每年需進口60萬噸的米以供國內人民食用,當地農民雖然也生產稻米,但因為週邊設備不足以及過去稻米政策失策,導致當地農民生產出大量碎米,無論在品質與市場上,都沒有競爭力,於是稻農辛勤工作不僅沒有獲得相對收益,更因為碎米賣不出去而損失連連。
台灣技術團進駐塞北之後,便積極評估與訪查當地稻米品質低劣的原因,更進一步引進台中秈十號,並廣為宣傳「深水直播法」以抵抗當地鹽害、鳥害及雜草問題,也讓當地人民開始接觸高品質的稻米,從一公頃、二公頃小面積的推廣,到後來塞北地區農民口耳相傳台中秈十號的傳奇,大家開始選擇種植可以獲得高利潤、也有高品質的台灣米,塞北早先已廢耕多時的稻田,也因此活躍了起來,隨著季節的變化,稻田由翠綠轉金黃的風光,伴著農民們的豐收歌聲,也傳遍了塞國的每一個角落。
本年十一月十二日,頂著微溫的暖陽,我駐塞內加爾黃大使允哲與塞國農業暨水利部部長Habib Sy等一行四十餘人等前往塞北代表性水稻推廣區St. Louis進行參訪活動。而活動落幕數日後,更在當地電視台、廣播及平面媒體的大力放送下,使得台灣米在當地生根、發揚光大的傳奇再度重現在當地人眼前。對辛勤耕作的農民而言,台灣米代表著無窮的希望,過去努力耕作換不回相等代價的惡夢逐漸遠離,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在台灣米豐收下的另一片金色的燦爛天空。讓我們一同回到參訪當天的現場。
第一站抵達Lougue Demisse村莊進行水稻收割觀摩,黃大使一行人獲得當地村民熱烈歡迎,Lougue Demisse村民代表在致詞中對我技術團及大使館的協助水稻生產,及關心村民的健康問題,捐贈醫療站藥品紓解了該村莊醫療用品不足的窘境,表達十分感謝之意。隨後,塞國農長更是讚嘆當地台中秈十號稻米豐收的情景。
在黃塵滾滾中,穿越崎嶇不平的黃土農路,行程轉至Ronkh村莊,則受到當地婦女表演團體獻唱歌謠,及許多可愛的小朋友表演傳統舞蹈熱烈歡迎。塞國三角洲開發公司總經理Deme在發表感言中指出,因為我技術團及SAED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改善了當地青壯年勞動人口流失的問題,此綜合發展模式不僅替農民謀求更多利潤,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留在家鄉奮鬥,更強調商業化模式是本地稻米繼續發展的最好出路。
塞國農長表示,我技術團為塞國人民福祉及經濟發展所作之貢獻,除了農業合作之外,更顧及醫療、農貸之協助,已將兩國國際合作之正面形象做更高層次的提升,農長更設定未來二○○四及二○○五年為稻米推廣年度,期望在兩國密切及友好的多邊合作下,可早日協助塞國達到稻米自給自足的目標。
活動接近尾聲,黃大使除了感謝農業部長等相關農部官員的協助之外,亦指出對SAED多年來持續支持我技術團的推廣,及現場村民長期對我技師之信任表達感謝,同時也傳達台灣除與塞國進行農業合作外,醫療保健與人才培訓也是我們對農民關懷的二大主軸,將持續列為重要合作項目。Ronkh村莊種植台中秈十號面積已超過一百公頃,為鼓勵村民繼續整合零碎耕地成為大面積之稻田,大使更於當場宣布贈送該村一台碾米機,幫助農民稻作生產達到最高效益。
村民對台灣之多方協助莫不歡聲雷動,掌聲不絕於耳,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參訪隊伍輾轉駛進附近種植台中秈十號的田區,已抽穗的水稻在風中搖曳,放眼望去皆是飽滿的稻穗低垂在田間,廣大的綠色稻田與塞北黃土形成強烈對比,頂著正午的烈日,大家都忘了額頭上的汗水,只感覺到農民心中無盡的喜悅。
教育e點通
世界不大 我們把它縮小了
![]() |
![]() |
參與視訊會議之薩國老師正進行議程討論。 | 薩國老師透過視訊會議與台灣對話。 |
![]() |
![]() |
薩國的學生手上拿的正是我國的國旗。 | 合唱「世事難料」,為視訊活動畫下句點。 |
本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併聯社(World Links)合作之「縮短友邦數位落差」之計畫,目標之一為促成我國中等學生與受援國家中等學生文化交流,同時希冀透過與全球併聯社合作之平台,協助我國非政府組織邁向國際。
本年九月廿日至廿七日全球併聯社在薩爾瓦多進行「第二階段種子教師訓練」,特別商請I*EARN台灣(非政府組織)協調人吳翠玲老師赴薩與薩國教師分享台灣協力計畫(collaborative projects)之經驗,吳老師表示課程結束後,有幾個學校老師和校長靦腆的走過來,用簡單的英文參雜著西班牙語和肢體語言向吳老師表達了和台灣進行協力計畫的意願,感動於薩國人的熱情,吳老師回台後積極進行第一次視訊協力計畫,終於在本年十一月十四日薩國四所全球併聯學校與台灣五所中學(參與I*EARN 台灣老師)於與I*EARN台灣合作進行四方視訊會議,分享地方文化與音樂,本會也一起見證這歷史上的一刻,這是中薩兩國中學生首次透過網路面對面溝通,分享地方音樂與舞蹈,透過網路,看到薩國學生穿著美麗的傳統服飾,拿著畫好的薩國國旗及台灣國旗,而I*EARN台灣的師生們也不約而同的準備我們的國旗,這個時候國家意識全跑出來了,我也趕緊找了面小國旗,共襄盛舉,還有我駐薩爾瓦多侯大使平福也透過網路表達祝賀之意,對於網路所帶來的零距離我第一次深深感動,世界之大大到要坐很久的飛機才能到薩爾瓦多,世界之小小到同一時間可以看到這麼多人協力完成這項視訊測試,特別是薩爾瓦多方面,學生和老師們為了這次測試,大家特別從不同地方來,找了間寄宿學校,配合台灣時間,不睡覺只為了晚上的相遇,侯大使也是,儘管中間斷訊一兩次,仍無損大家的熱情,最後一起合唱「世事難料」,畫下完美句點。
儘管這一次的測試是為了明年的再度相逢,但是對於這些為教育文化默默付出的人們,因為你們對於教育的執著,因為你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深深感動著我,這個社會因為你們的默默耕耘,對於台灣的未來,我更深具信心。
目前另一批I*EARN台灣的老師計五所學校與薩國五所全球併聯學校(來自四省),每校約十五名學生,正在準備泰迪熊計畫,活動內容包括送泰迪熊到台灣、歡迎泰迪熊到訪、幫泰迪熊寫日記、各校輪流遞送泰迪熊、學生互通信件及互相交換文化及生活心得等,我深深相信文化的傳遞在乎每個人的真心,透過態迪熊的傳遞,將遠方的朋友緊緊的維繫。
海外見真情
貝里斯初體驗
文.圖/駐貝里斯志工 陳明珠
|
|
志工明珠初到職就挑大樑,負責舉辦貝里斯的國際愛滋節活動。 | 本屆派赴貝里斯的四名志工與駐貝里斯大使夫婦(中)合影。左二為宋子莉及朱玉文;右二者為廖雪玉與陳明珠。 |
猶抱琵琶半遮面
貝里斯,位於中美洲,東瀕加勒比海、北接墨西哥,西邊和南邊皆與瓜地馬拉為鄰,面積僅台灣的三分之二,人口只有二十五萬;氣候屬於亞熱帶,有夏季、雨季與冬季三季之分;官方語言是英語,是中美洲唯一說英語的國家,但半數以上人民講西班牙語。國民年平均所得約2900美元,百貨物資除當地產的農產品如柑橘、蔗糖、香蕉、木瓜、西瓜、椰子外,其餘均仰賴進口。匯率為一美元折合貝幣二元;與台北的時差是(慢)十四小時。
這些就是出發前我對貝里斯僅有的認識,除此之外,只剩一些令人擔憂的資訊了,例如:地多沼澤,蚊子猖獗、物價昂貴、少有青菜、主食是「鹹」紅豆飯。
雖然疑慮滿腹,但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已經不能回頭,只得調整心情,做最完善的規劃、最壞的打算,然後出發去一窺究竟了!
風塵僕僕拜碼頭
抵達貝里斯市機場,首先迎接我們(編按:本屆被派赴貝里斯的志工共有四位,包括本文作者、宋子莉、朱玉文和廖雪玉)的是傾盆大雨。還是雨季!?完全出乎預料之外,走出機外只得一路狂奔,滿身狼狽的見到來迎接我們的昌秘書。漫長的候機時間,加上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原本已疲憊不堪的我們,一見到他,以及曾用e-mail交談過的蔡團長,所有的憂慮和疲倦似乎都一掃而空了,那種他鄉遇故知的心情,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緊接著,我們就在昌秘書與蔡團長的帶領下,按照蔡大使貼心安排的行程度過在異鄉的第一天(雖然我們都累壞了,但是為了調整時差,白天不可以睡覺,否則晚上就會睜眼到天亮,那就慘了。大使是過來人,所以幫我們安排了一整天熱鬧的行程)。首先登場的是大使的接風宴,席上有Belize's Time的記者、貝里斯大學護理系院長與主任、三名日本志工,還有技術團的張專家。從這些出席者的身分不難發現大使的用心:中華民國第一次派海外志工到貝里斯來服務,當然要大肆宣傳一下囉,雖然只來了一個記者;而因為我和另一名志工都即將服務於貝里斯大學護理系,自然需要先向院長與系主任拜個碼頭;日本志工則是在這兒服務多年,是我們請益的最好對象。
下午稍做休息後,晚上是與華報及全僑報的記者們餐敘,有昌秘書夫婦及鐘秘書作陪,氣氛自然、熱絡,雖說是採訪,但更像是貝里斯華僑的洗塵宴,賓主盡歡。回到官邸,親切的大使夫人忙著為我們張羅、噓寒問暖,當晚,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顆溫暖的浪子心進入夢鄉。
次日,大使和蔡團長就像新生家長一樣帶著我們開始向工作單位報到。我們首先前往位在首都貝爾墨邦(Belmopan)的永續科技企業公司(BEST;Belize enterprise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y)和貝里斯貿易及投資協會(Belize Trade and Investment Association),分別讓子莉和玉文先熟悉工作地點及未來同仁。在我們與單位負責人以及貝里斯志工協調官員Margaret用餐交流時,大使特別點了「大使特餐(Ambassador special)」讓我們一飽口福。大使特餐就是特別請餐廳老闆精心烹煮的雞肉炒飯,雞肉是以特殊醬料調製的,不僅份量十足、色香味美,又上菜迅速,最重要的是還有許多蔬菜,真是十足的大使級待遇。
接下來就輪到我和雪玉到貝里斯大學報到了。在參觀他們的教室、圖書館和辦公室時,我突然有一種走進時間隧道,回到二十幾年前初到專科學校(中台)任教時,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教室內的手寫海報,更讓我想起當年寫黑板的情景。台灣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益,各級學校普遍都使用多媒體教學,甚至是遠距教學了,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貝里斯的教學設施卻仍相當拮据,令人看了不禁感慨萬千,我們實在是應該惜福與感恩啊!
百聞不如一見
週末假期,大使特別安排駐貝里斯的各國大使參觀台灣人在貝里斯經營的蘭園和技術團的中央農場,原本應該住進住宿家庭的我們,也因此幸運的多留住使館官邸一夜,盡情享受大使夫人精湛的烹飪手藝和溫馨的家庭生活。老實說,我們一致認為,在官邸這幾天的生活將是未來兩年在貝里斯的日子裡難得的「蜜月期」,所以一點都不想離開。
參訪活動真可說是熱鬧非凡,古巴、墨西哥、美國、宏都拉斯…等國大使和家眷,以及貝里斯的外交部部長、工業局局長都大駕光臨了!當我們一行人抵達技術團的中央農場時,我的心中忽然間湧起一股莫名的興奮和感動:技術團團員們長年離鄉背井,在國際間打拼、默默耕耘,不僅造福友邦人民,更鞏固了我國的外交關係,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而且,一路從貝里斯市走來,兩旁大部分都是沼澤地,根本看不到農田,但是一到團部,放眼望去儘是翠綠的樹木、草皮,還有井然有序的菜園,還以為回到了中橫的武陵農場,簡直像個世外桃源,令人心曠神怡。
在參觀水果加工廠時,我們見到了正忙著為參訪來賓簡介的郭專家;出國前,我們就已經在國合會出版的《台灣心,世界情》這本書上讀到郭專家在貝里斯研發水果乾成功的故事,今天終得一見故事主角,令人雀躍不已!當然我們也品嚐了各具風味的水果乾及現搾果汁,而且還打包了一堆回家,有吃又有得拿,真是太好了!
午餐後,也是我和大使、蔡團長以及在其它單位服務的志工伙伴們道再見的時候了,雖然十分不捨,但終須一別。在這幾天中,蔡團長帶著我們去認識住宿家庭,並購買民生必需品,他不厭其煩地為我們介紹當地各間商店的特色,也很有耐心陪我們一間逛過一間,仔細閱讀各種商品說明,真的好有爸爸的味道,難怪國合會的同仁一直說,我們非常幸運,因為蔡團長人很好。真的好到沒話說!只可惜,當我們正陶醉在「爸爸」的呵護中時,卻晴天霹靂地傳來蔡團長即將調赴非洲甘比亞的消息,讓我們深深覺得錯愕與惋惜!我們只能在這短短的幾天裡珍惜這千里相會的緣分,也願彼此珍重再見。
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原以為遙不可及的外交大使、部長,竟然都這麼親切且平易近人,尤其是我們的蔡大使,不僅為人謙和、慷慨而且熱心助人,到處廣結善緣,他的為人親和,就連幾位剛到貝里斯,在貝里斯大學語言中心學英語的台灣女孩們都讚不絕口。聽那裡的僑界前輩說,大使無時無刻都在思索策略,希望增加貝里斯人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當然也藉此為中華民國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希望建立雙贏的局面。蔡團長還曾說,「我們的大使是很拼的!」難怪貝里斯是我們在中美洲友邦國家中最友善的國家之一。
文化饗宴
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
文.圖/駐印尼技術團 王堂凱
![]() |
圖為印尼特殊的三輪車,與其他國家(例如越南、大陸)所不同的是,乘客是在車伕的前面,看起來雖然比較危險,不過卻是有一段典故,聽說之前也是在後面,但是因應乘客抱怨坐在後面必然聞到的陣陣車伕汗臭味,所以改到了前面,三輪車在印尼是非常常見的日常交通工具,但是乘坐的價錢亦不便宜,短程3公里左右需印尼盾3,000-5,000,約0.5美元,價格就看乘坐地點與殺價功力。 |
每次在假日如果有需要加班時,我都會覺得可以來加班的員工賺到了,因為在這裡員工平時加班一小時有Rp1,500的加班費,如果是假日加班則時薪加倍,而工人的薪水微乎其微,如果假日可以來個補貼,豈不樂乎!但是隨著我的印尼話越來越進步,越來越融入他們的生活,我發現他們並不喜歡如此,他們喜歡Sandai Sandai,也就是悠悠閒閒的過日子,「可是多賺一些錢不是更好嗎?」我如此問他們,他們回答:「能夠多一些錢的確更好,但是我又不是吃不飽,何不Sandai Sandai呢!?」。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來這裡協助他們農業上的發展,每天總在想怎樣可以讓他們生活的更好,而他們大多數卻像蝸牛一樣慢斯條理悠哉悠哉。
印尼,一個相對於台灣顯得非常悠閒的地方,剛來的時候常常很急,很想催他們快一點,甚至想讓他們跟上台灣人的步伐、台灣人的價值觀,「為什麼這麼不積極」這是我心裡最常響起的一句話,但是他們這樣的生活態度又錯了嗎?我們常在想要買一台冷氣、買一台車、要去峇里島作Spa等等,一直積極追求所謂高品質的生活,但是有了冷氣以後又擔心電費太高,有了車以後有擔心保養、失竊,而在巴里島作Spa時又想-----下一次何時能再來享受。這樣真的是高品質嗎?這樣真的比較快樂嗎?那這些「清貧印尼人」的消遣是什麼?大多數印尼人的消遣其實很簡單,一群朋友圍繞在一起唱歌、聊天、在空地曬太陽、野餐,他們一樣很快樂。究竟是誰要改變誰?!
大多數印尼人對金錢態度消極,但是也有相當積極的印尼人,而這些大多數是曾經享受過有「錢」的感覺的人,例如曾經到國外當過外勞、當官的等等,他們很汲汲營營的追求金錢,但是追求的方式卻無法令人認同,所以他們也幾乎無法再回去享受「清貧印尼人」的快樂。
我來印尼屆滿一週年的同時,也是我第一次深入去瞭解另外一個文化、另外一個價值觀,帶給我許多感觸與衝擊,「原來他們這樣也可以活的好好的」,生活不見得要架構在我所認知的前提下,於是我放慢腳步,試著配合他們,並且從中找出願意改變、願意提昇技術的農民,態度有了這樣的調整,生活、工作也順利許多。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印尼人也許真的做到了!
駐外風光
同遊甘比亞河
![]() |
![]() |
SAPU碼頭之遊河船前一行人合影留念。 | 邊欣賞河上風光與船上美食都是自強活動不可少的部分。 |
十一月廿六日早晨八時卅分,大家期盼的自強活動終於成行了!參加團員及眷屬等共約十數人於技術團團部集合出發,分別搭乘四部車輛前往碼頭,預備搭乘交通船至甘比亞河第一大島Georgetown乘坐遊河船遊覽甘比亞河。主辦人事先已準備飲料及餅乾等乾糧,準備於行程中提供給大家享用;眷屬們則另外預備了粽子、饅頭、及蛋糕等美食讓大家一飽口福。
當大家興高采烈的抵達交通船碼頭時,才發現交通船因機械問題無法正常行駛,頓時失望的怨嘆聲此起彼落。經過與船長交涉及溝通之後,交通船人員同意搭載團員及一台車輛過河,好不容易抵達了對岸,卻因船的馬力不足無法靠岸,團員們同心協力使勁拉著鋼索協助交通船更貼近岸邊,好讓團員及眷屬們安全下船,唯一的車輛也上了岸,大夥終於有驚無險地過了河。接著團員跟眷屬們就搭乘這唯一的交通工具,前往BIRD SAFARI CAMP搭乘遊河船。
此時大家的情緒開始高昂起來,不只是為了剛剛通過交通船的考驗而欣喜,而且還因為大家很難得的同遊,一路顛簸地前往目的地。路旁的當地居民紛紛投來怪異的眼光,他們心裡一定在疑惑著:這些平日都舒服地坐在車廂裡的外國人,今天怎麼都擠到載貨車呢?開車的人緩慢的行駛,很小心地避開路邊的荊棘及高低不平的路面。儘管如此,還是常聽見後面傳來驚呼聲,事後大家都說這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呢!
一行人終於抵達了CAMP,大家迫不及待的登船,興奮的情緒仍未消褪,紛紛七嘴八舌的開始聊起天來,一罐罐冰涼的飲料隨即送到每個人的手中,美味的食物也擺滿了桌上,有玩又有吃,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船行至甘比亞河中央,河上微風徐徐吹來,讓人有心曠神怡的舒暢感。在三個多小時的航程中,雖然只見到一群狒狒、幾隻水鴨及水蛇,間或有幾隻倒楣被蒲扇拍扁的牛蛖,並沒有看到任何河馬及鱷魚的蹤跡,大家的臉上始終還是充滿了笑容。抵達目的地SAPU碼頭時,全體人員並於遊河船前合影留念,為這一個特別的旅程留下紀念。
當晚全體團員及眷屬於團部聚餐,眷屬們紛紛端出拿手好菜,各式各樣的家鄉料理把大家的胃撐得鼓鼓的。全部活動於晚間九時許,在團員互道晚安聲中圓滿結束,為本年度的自強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編者按 從甘比亞國旗設計的意含中到甘比亞河的地理位置及當地人民與他的互動中,不難發現甘比亞河是孕育當地的人文與經濟之生命氣息。 |
|
![]() |
藍色為甘比亞河,上下二條白線代表河川兩岸的道路,亦有和平之意。紅色表示太陽及四週的友好關係,綠色為農業。 |
![]() |
|
甘比亞為一英語系國家,位於非洲西部,瀕臨大西洋,北東南三面均為塞內加爾所包圍,全國面積10,689平方公里,約為台灣之三分之一,國土沿著甘比亞河向東邊內陸延伸,呈東西向狹長狀。而甘比亞河長約475公里,將領土一分為二,並且貫穿全境,形成該國最主要的地理景觀。甘比亞河發源於幾內亞,流入甘比亞後全程適於航行。對甘比亞人而言,這條河流對生活的影響頗鉅,繁榮的城鎮都興建在甘比亞河沿岸。發源於西非--幾內亞、流經塞內加爾,貫穿甘比亞的甘比亞河,孕育了甘國的文明,也是哺育沃洛夫族和狄奧拉族的乳汁,獨立之後的甘比亞因此將甘比亞河畫在國旗上。而依山傍水的環境更為甘國發展觀光、推廣休閒活動是首要條件。 |
特別專訪
走一條延續的路﹙中﹚
![]() |
肯特.齊恩所著的《不管怎樣,還是要…》一書中提到,在現代的資訊產業,你今天的付出很快就會被超越,一直會有新的發現、新的事務、新的科技進展問世。…但是,今日的變化快速,常常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會驟然改變,於是,隨著年月過去,你那些影響所能造成的痕跡將越來越淡。
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海外服役是每個替代役男曾擁有屬於自己的時光,只要是有意義的時光,他們就可以學會感激。 |
接續上期的訪問,讓我們一同藉由他們分享個人參與替代役的動機,見識一下,時下草莓族為何選擇人們所稱的黑暗大陸服役。
國合會:
|
可以請您們談談當初從哪裡得之外交替代役的訊息,還有什麼樣的原因促使您來參加外交替代役? |
孝恩:
|
選擇替代役是種因緣際會,因透過新聞中看到役男開訓、結訓、總統授旗的畫面報導,感受到服替代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父母也支持所以就參加了,再加上本身我是基督徒,對史懷哲的精神及海外宣教士們的付出,有種追隨的浪漫情懷,總覺得能夠為一些人活、為上帝活是有福的,這樣活出來的人生是和一般人有一點不一樣。 尤其看到前二屆學長立下的良好典範,更強化我想加入替代役的動力,現在更不諱言未來或許會考慮繼續在海外行醫,總覺得在台灣行醫也許可以創造不少財富,但是在海外需要的地方行醫卻可以創造更大的「功用」,不只是金錢。幫助更多的人是不能用金錢來換算的。 |
建嘉:
|
在彰化西湖鎮鄉下長大的我,從小我們家望眼過去就都是果園,且多數人都是務農的,大部分的人都姓陳,到目前為止還只有雜貨店,地面上有標線也是最近三年的事情,十字路口有閃黃燈是最近一年的事情,雖然我們不務農,但從小我就有機會接觸社會中比較底層的人,常常可以看到他們光著腳赤裸著上半身辛勤工作的身影,所以對於務農的人種有那莫名的親切感。這次我能夠服替代役,腦海中所浮現的布吉納法索村莊的畫面,想像自己服務在當地,是我參與的初衷。 第一次知道外交替代役是從同樣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的羅一鈞學長得知的,台大有一個特別的學制就是先唸六年然後當兵回來在回台大擔任一年住院醫生,我和羅一鈞學長都是參加這個學制的,所以會注意媒體新聞中有關他服役期間的報導,也感受到服替代役具有的正面價值。 其實,如果我是第一屆可能就沒有勇氣參加,還好自己還滿幸運的前面有二屆學長,等到二年後我畢業的時候剛好又有這個資格來參加,現在情勢就清楚很多了,比較不會恐懼,相對之下也比較好說服家人。事實上,剛開始家人滿反對我來參加的,一來是害怕當地生活環境及疾病的問題;二來是我是家裡的長孫又是奶奶一手帶大的,所以父親很希望我留在國內當兵,比較有時間陪伴他們,也比較容易掌握訊息。後來從學長那裡得到一些資訊和當地大致情形,家人才開始慢慢可以接受我參加外交替代役,現在反而是家人會以我參加這個役別為榮,甚至最近受訓假日回家,有一次陪奶奶去洗頭,她會高興的對別人說:「我這個孫子是要去非洲的!」 |
世欽:
|
參加替代役跟自己的個性有關,因為自己比較喜歡往外面跑,而且從小就喜歡看漫畫,漫畫中可以看到很多自己沒有看到的事情,充滿天馬行空的思維,所以我會嚮往那種不一樣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藉由參與外交替代役開拓自己的視野,有機會的話,可以經歷漫畫中那種「冒險患難」的精神。
知道有外交替代役的事情是在中央大學研究所時,上楊子葆老師的大眾捷運課開始的,因為楊老師就是國合會的秘書長。從那一刻起,點燃了我對外交替代役的嚮往之情。原本我以為自己可能沒資格報名,因為前二屆並沒有徵選土木資格的役男,只有水利、醫療、農藝、畜產…等。所以當我看到這屆報名簡章中有土木資格時,就趕緊跟家人溝通,也得到家人的支持就報名參加了。 |
![]() |
不知道您身邊是不是也有一些像《西非荒漠上的台灣奇蹟》繪本中主角所經歷到的好故事,或是您也看過我們所出版的《西非荒漠上的台灣奇蹟》繪本,想與更多關心國際合作發展的讀者分享您的心得,都歡迎您透過icdfe_paper@icdf.org.tw留下您的故事、心得、姓名及聯絡方式與我們聯絡。 |
誠品書店獨家販售
|
詩心詩語
賀年
蓆未暇暖走山莊 冬雪紛飛更憶往 半生倥傯在天涯 隔山祝君闔家康 辰雄維瀾92 12 10
|
- 更新日期: 2022/05/25
- 點閱次數: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