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期
快報 本會楊秘書長子葆榮膺中華民國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表示,這項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在過去已經拔擢出三百多位傑出青年,不論在政治經貿、藝術文化、國民外交、教育體育等均以平實認真努力的態度在各行各業全力以赴,留下優良口碑。 今年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項目主要分為十類:科技發展類、基層勞工類、企業經營類、國民外交類、醫學研究類、社會服務類、農林漁牧類、教育體育類、藝術文化類、公共行政類。本會楊秘書長係榮獲國民外交類,這份殊榮不僅是楊秘書長個人的榮耀,亦是對國合會整體團隊之肯定。 |
你不可不知
「台灣與中南美洲中小企業發展經驗」國際視訊研討會議
YABT/GDLN/ROC Taiwan International Videoconference
![]() |
![]() |
![]() |
![]() |
本會與美洲青年創業基金(Young Americas Business Trust, YABT)於本年九月九日台北時間晚上九時卅分(美國華盛頓時間同日上午九時卅分)起聯合舉行『台灣與中南美洲中小企業發展經驗』國際視訊研討會議。本次視訊會議是我與友好各國及國際組織間視訊互動交流之創舉。 美洲青年創業基金(YABT)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由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秘書處負責督導,其宗旨為『建立美洲經濟、政治、社會之永續成長及穩定,創造並增進其青年就業機會』。該基金為介紹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經驗予中南美洲地區國家,特邀請本會合辦『台灣與中南美洲中小企業發展經驗』國際視訊研討會議。 本次研討會議原訂於台北時間九月九日晚上九時舉行,惟因視訊連線問題延遲約半小時始展開。會議透過世界銀行之全球發展學習網路(Global Development Learning Network, GDLN)連結美國、墨西哥、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秘魯及我方等八國,進行同步對話及交流。與會人員包括美洲青年創業基金總裁Roy Thomasson先生、哥斯大黎加大使Walter Niehaus先生(該基金副董事長)、格瑞那達大使Denis Antoine先生暨中南美洲六國之外交財經官員等。我方則有外交部高次長英茂、行政院青輔會林主委芳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處長杉桂、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柯院長承恩、及本會楊秘書長等人。主要討論的議題有:『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成功之啟示』、『台灣青年創業輔導及培訓計畫』、及『台灣與中南美洲國家未來合作領域』等三項。 會議首先由高次長代表我方致開幕詞,隨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處長、青輔會林主委分就台灣在中小企業發展及輔導青年創業上之經驗發表談話。賴處長指出,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流動與變化均十分迅速,為配合此一特色,並刺激中小企業之蓬勃發展,台灣提供多達三十幾種的投資優惠與獎勵,如低利率貸款、研發補助及產品品質獎等。這些措施對中小企業帶動台灣經濟發展有實質的幫助,可供中南美洲的友邦參考。 林主委則認為,台灣與中南美洲國情、文化、經濟條件各有不同,不可粗率複製,但她以擔任青年輔導委員會的多年經驗,向中南美洲各國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利用地方中小企業主管或老闆擔任志工,為有志創業之青年提供經驗分享和問題解決等服務;鼓勵青年先有就業經驗再自行創業,以打好專業及人脈上的基礎;結合學校教育,培養在學青年的投資經營理念;發展連鎖型企業,以集體購料的方式降低成本等。此外,林主委亦特別提醒各國在輔導婦女就業時應首重態度與心理建設,而非直接近入管理層面。 兩人談話均引起與會國高度的興趣,對談情況相當熱絡。秘魯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對於台灣如何克服大小型企業之間的鴻溝,及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成長上所扮演的角色等層面相當關心。尼加拉瓜代表則詢問我國如何促進產學之間的契合度,教育體系應提供什麼樣的課程或環境始能利用青年創業等。此外,台灣輔導婦女就業的經驗亦是討論焦點。許多國家表示,他們國內目前即面臨嚴重的婦女就業問題,如厄瓜多的外移人口壓迫到本地婦女的就業機會,迫使厄瓜多婦女又向外地移動尋找工作,因此他們相當關心台灣在協助婦女就業時所採取的政策及機制;瓜地馬拉則好奇台灣如何調和婦女在就業與照顧家庭之間的角色。哥斯大黎加更希望能與我方共同舉辦青年及婦女創業研討會,邀集各方人士,包括成功的青年或婦女企業家進行直接交流。 會議的最後一個階段由本會楊秘書長向各國簡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業務內容,進一步向與會國提供瞭解及借重台灣經濟發展經驗之途徑。整場會議於台北時間晚間十一時卅分圓滿結束。 參與本次會議之各國預計於十一月再度舉行視訊會談,就雙方經驗及問題做更深入的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驗分享
讓技術發酵
駐哥斯大黎加技術團團長返國舉行技術合作經驗交流座談會
![]() |
![]() |
駐哥斯大黎加技術團團長王增惠先生於日前返國休假,本會特別邀請他於九月十日上午假本會十五樓簡報室向會內同仁進行業務簡報,並分享其於哥國之技術合作經驗。座談會由廖副秘書長主持。 |
我與哥斯大黎加於一九七一年簽署技術合作協定,雙方就農、漁業及竹工藝等項目展開交流合作。目前共派駐八位技術團團員(含團長)、兩名替代役役男及八名志工。
駐哥國技術團所執行之計畫種類相當多樣,包括熱帶果樹推廣、番石榴果漿加工、蘭花組培產銷、大西洋漁業發展、吳郭魚養殖、竹工藝發展等。王團長表示,哥國是中美洲各國中經濟狀況最好的國家,因此,駐哥國技術團的業務和別的地區亦有明顯差異。例如,技術團在哥國所提供的協助不是基礎農業生產技術,而是將重點放在具高經濟效益之果樹、花卉的栽培,及農產加工技術等之發展上。此外,部分計畫還特別針對哥國國內不同就業族群之需要而設計,如蘭花組培產銷班主要的輔導對象是婦女;吳郭魚養殖計畫則是配合哥國在印地安保留區(Talamanca)的社區發展工作,教導貧窮的印地安部落進行吳郭魚養殖,以提高收入。
竹工藝發展及種竹計畫是駐哥技術團業務的一大特色。由於哥國林木面積日減,木材不足以供應國內需要,因此技術團自廿三年前即展開種竹計畫,一方面可加強水土保持,另一方面亦可將竹子加工製成竹藝品販售,或用以搭建冬暖夏涼的竹屋,減少林木砍伐。同時,技術團更搭配花卉組培計畫,建造獨一無二的竹製溫室,裁培花卉的效果相當良好。
據王團長評估,目前在哥國所執行的計畫均成效良好,其中更以果樹及蘭花組培計畫最為成功,不但經常有官員訪視組培場和產銷中心,媒體亦時有報導,對於促進我國與哥國之外交關係助益頗大。
會中,王團長亦就技術團之業務內容及問題與會內各單位進行溝通、協調,最後並以投影片帶領大家瀏覽哥斯大黎加的風土民情,讓同仁得以一窺「中美洲花園」的風貌。
![]() |
![]() |
有機會歡迎您來一趟「中美洲花園」之旅,共享我技術團努力的成果。 |
倍增的希望種苗
Libra por Libra(每磅種子換每磅產品)計畫 我技術團為配合尼加拉瓜博拉紐總統與推動經濟成長及消滅鄉村貧窮政策(ERCERP),與農牧森林部糧食安全策略合作進行種子換種子(Programa Nacional Libra por Libra)計畫,本計畫簡單地說就是政府以種子貸放給農民,而在農作物收成後,接受種子的農民則需償還所借貸種子數量所相對應產品的數量。且因每戶最高只發放栽培面積5Mz(3.5公頃)的種子量10qq(454公斤),所以若某一種植陸稻之農民貸滿10qq的種子,爾後就必須償還國庫10qq之稻米。本計畫除大大的解決了尼國小農普遍存在耕地面積小、栽培技術落後、產量低外,同時缺乏工作機會之問題。 |
![]() |
在尼農技合作計畫中,我技術團未來將提供小農稻米栽培生產、番茄栽培生產、豬隻經濟放牧生產及小型企業養豬生產等四項計畫,受益農戶達956戶,計畫涵蓋範圍包括八省及二個特別行政區,總金額為美金200,000元。
計畫名稱
|
受益農戶(戶)
|
種(豬)子數量(單位)
|
金額(美元)
|
小農稻米栽培生產 |
480
|
217(公噸)
|
120,000.00
|
番茄栽培生產 |
300
|
150(磅)
|
10,000.00
|
豬隻經濟放牧生產 |
146
|
146(頭)
|
22,918.40
|
小型企業養豬生產 |
30
|
99(頭)
|
47,081.60
|
總 計 |
956
|
|
200,000.00
|
稻種行銷大突破
自本計畫大力推動後,我技術團自營農場本季之稻種銷售量一舉衝破歷史記錄,達到單次交易4,800qq,受益農戶480戶之大型行銷交易,佔我技術團本季稻種銷售量10,475qq之45.82%,也帶來鼓舞士氣的作用,讓更多參與的農戶對計畫的成效深具信心。
點亮希望之光
目前計畫之執行不僅帶動尼國農牧經濟發展、解決鄉村貧窮危機,進而推動我團業務朝向農墾公司經濟規模之生產型態,延續中尼雙方以動植物品種改良、優良種子(禽畜)生產、永續生存發展之循環模式,達到中尼技援合作雙贏之新紀元。 我技術團也因藉由擴大農牧推廣範圍,增加受益農戶、協助建立更多的地區性產銷班、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消滅鄉村落後及貧窮,不但使貸款金額產生相乘的效用,更進一步地讓尼國先天不足的地方因著合作創造出希望的亮光。 *本項計畫下尼國受益地區為右圖黃色區塊部份--資料來源:尼國農牧森林部(MAG-FOR) |
![]() |
海外見真情
保健室阿姨
在保健室,常常有新鮮事發生……。 固定每個禮拜三的上午,在巴拿馬鎮上醫院的小兒科醫生,都會到兒童城幫孩子們看診,其中也包括一開學時,對於所有新進孩童的全身評估和檢驗;下午則是到門診中心看牙齒。所以若是錯過這兩個時段,或是發生一些突發狀況是我們不能處理時,就會轉到三分鐘車程外的醫院就診。 |
![]() |
來不及癒合的傷口
因為不愛穿鞋,這些孩子們的腳底常常被小小的刺扎傷,當我用針頭挑刺的時候,腳皮厚的他們很少會哇哇叫;有的孩子扎傷時間比較久,又不知道要趕緊處理,刺傷的傷口幾乎都化膿了。要不然就是在玩的時候,扭傷、挫傷、擦傷、跌傷、刺傷、割傷,甚至頭皮裂傷。但還是常常可以看見他們像小猴仔爬到樹上摘椰子,或三不五時拿石頭或棍子丟擲樹上的果子來吃,大概是因為這樣,血流滿頭的慘狀,讓他們一禮拜總要來個一兩次;通常,他們都得先被我剃掉一片頭髮,好檢查要不要送醫院縫個幾針。
學校沒教的事
有一次,一個孩子哭喪著臉,被褓母帶著來保健室,我才知道,原來是有一群孩子在蜂窩附近玩耍,惹毛了蜂群,一隻蜜蜂就白目的飛近他的耳朵裡。記得學校課本說,遇到這種狀況的處理方式有:用光照,好引誘牠飛出來;用油滴、用水滴,讓蟲子死翹翹跟著液體流出來;要不,就送醫院……。書上教的方法我通通試過,完全沒有效!於是,我試著用細鑷子想把蜜蜂夾出來,但因為小男孩喊痛,我怕傷了他的耳膜,所以就不敢再嘗試。我的工作夥伴Miriam看我幾乎束手無策,打開藥櫃認真的對我說:「Ester,我們這裡處理這種情況,都是用雙氧水~~~。」接著我看著她用雙氧水倒進耳朵後,冒著泡泡的血水,咕嚕咕嚕從耳朵底下湧上來,看著那一幕的我,簡直嚇壞了!我記得書上,沒有教這一招 ~~~~!
我猜那隻倒楣外加白目的蜜蜂,在油壓三溫暖後,應該是掛在裡面了。結果,灌了油、滴了水,又加了冒泡的雙氧水,那隻蜜蜂在他的耳朵裡,看的到、抓不到,我們只好摸摸頭,無奈的再到隔壁醫院的急診室報到。
急診室裡昂貴的代價
因為前一天,我們兩個才送一個上吐下瀉、外加發燒、臉色慘白的孩子(他原來的膚色是巧克力色)去急診室,結果等了兩個多小時,才見到醫生姍姍來遲。而等待中,我們的小病人一共在急診室的地上,吐了五次,拉了三次。巴拿馬人的急診室,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想,如果真有緊急傷病的人得等上兩小時,不死也要半條命。還好,我們這次快多了!半個鐘頭就見到醫生,我們跟著醫生轉往另一個診間,他用針筒抽了一些不知道叫啥藥名的藥水,又灌到耳朵裡,然後,用一支很粗的鑷子試圖夾出,小男孩痛得呼天搶地要找媽媽,我因為西文不佳,哄乖拐騙的句子學不多,所以,安慰他、教他乖乖聽話的任務,就交給其他人處理。最後,粗魯又不溫柔的巴拿馬醫生,像抓小鳥一樣壓住他,夾出蜜蜂後往垃圾筒一丟,瀟灑的離開。像諸如這種書上教的事,跟實際有效的方法完全是兩回事的還有很多。當然,送醫院、找醫生是絕對有效的,只不過,這裡一般的人民月收入平均一、兩百塊美金,去一趟醫院少說也要收個二十塊美金,所謂有效的方法,在這裡要付出很貴的代價。
又一招-檸檬解毒蠍子
兒童城的昆蟲及鳥類很多,有一堆是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有時候在我散步的時候,還會看到四腳蜥蜴倉皇跑開,還有蠍子。書上說:「被具有毒針的昆蟲刺傷時,要把毒針拔掉,再用氨水塗抹在傷口上」。我找了很久,最後在清潔用品區找到氨水。原來,巴拿馬的藥房並沒有賣純氨水,這裡的氨水是拿來洗馬桶,刷廁所的,效果就像我們的「穩潔」一樣--亮晶晶,因為裡頭都加了清潔劑的成分,所以不能拿來塗傷口。前陣子,我的志工夥伴在哥斯大黎加被毒蠍子刺傷,中毒的反應在嘴唇上,除了嘴唇腫到像小香腸,也會感覺麻麻的,後來她的經驗告訴我們,用檸檬原汁塗在傷口上,然後,也要喝檸檬汁;結果,有效耶!!!!她說課本教一堆,卻沒有教這一條!
充當密醫得小心為妙
另外,除了保健室阿姨,有時候還要充當密醫,頭痛、牙痛、或是感冒、咳嗽我都得學會處理。但其實,我傾向先搞清楚小朋友不舒服的原因,再給褓母們建議。記得那天,我還拆了兩個傷口的縫線,以前在醫院,我只看過醫生們拆線,但從沒親自操作過,在這裡,為了拆兩針縫線而到醫院去,也要一、二十塊美金。我小心翼翼的將線頭剪掉,也確定縫線都拉出來了,拆完線的傷口看起來都很好,我希望,沒有縫線留在裡頭。在這裡遇到很多實際的情況,跟台灣實在相差許多,而我總是儘可能基於孩童的安全,同時也保護自己的前提下,不越矩去執行醫療侵入性行為,只因我不想提早被解約回家。
保健室提供的額外服務
有時候在週三醫生看完診後,醫生開的有些處方是需要連續幾天的抗生素肌肉注射,或是噴霧吸入藥物治療的。所以,我在保健室,存放了很多點心,有巧克力棒、葡萄乾、水果軟糖,只要是挨了我一針,或是處理完傷口的小孩,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安慰點心。有時候,孩子們在外頭看到我,會圍著我,要我看他們身上的小傷口,七嘴八舌問我何時有空可以去保健室。也許幫他們塗塗藥,坳一個他們最喜歡的OK繃,或是要我在他們扭傷、淤青的地方冰敷、按按摩,要不,沒發燒的也會來湊熱鬧,量個神奇的電子體溫計過過乾癮,有時候等待的時間久了,覺得無聊,可以玩玩台灣帶來的四角拼圖,或是我Notebook裡的彈珠台。
我的位置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開始幫孩子們做第一次例行性的年度健康檢查的第一天,從沒看過視力檢查表的他們,一個個遮起一隻眼,賣力的看清楚我指的缺口位置。看著這些孩子認真的表情及手勢,真的很有趣!我也越來越體驗到,關於這些孩子的生命,我的位置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即使我所給的只是一個親吻,一個擁抱,他們回饋給我的是,孩子離開保健室時,告訴我他喜歡來這裡,但卻不是為了糖果巧克力…。
即使每天工作超時,我樂在其中。
做一個半路出師的保健室阿姨,
對我,
不太容易。
教育e點通
當西方遇見東方
-以色列專家講座Mr. Hanan ACHSAF訪華實錄
![]() |
![]() |
Mr. Hanan ACHSAF於科技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習班講述「全球科技趨勢與發展」議題 |
科技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習班,在今年的八月廿一日展開,來自十九個國家的廿一位學員齊聚一堂,儼然是小小聯合國的聚會。不同的事,本次透過以色列國際合作中心(MASHAV)居中協調,邀請以色列前摩托羅拉(MOTOROLA)總裁Mr. Hanan ACHSAF來華訪問乙週。Mr. Hanan ACHSAF此行訪華除來本會拜會,並由楊秘書長親自接待外,更深入與台灣的科技產業、電訊業等公司(i.e. 宏碁、中華電信公司、東森媒體等)進行對談。當然,Mr. Hanan ACHSAF並於八月廿七日(星期四)下午就「全球科技趨勢與發展」議題於科技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習班,針對廿一位學員發表英語專題演講。
Mr. Hanan ACHSAF個人於二○○一年自摩托羅拉(MOTOROLA)以色列分公司退休,其近卅年的經驗,從摩托羅拉(MOTOROLA)的基層業務經理做起,一路爬昇到總裁的職務,其本身就是一部摩托羅拉(MOTOROLA)的現代史。
Mr. Hanan ACHSAF在科技產業政策與管理研習班發表的「全球科技趨勢與發展」議題,係以未來可遇見的科技產業產品作為介紹,並詳述以色列的電訊工業的發展歷程以及如何整合等。原來,當初摩托羅拉(MOTOROLA)的由來,它並不是義大利名,而是由「摩托羅」加上「LA.….」的尾音,唸起來較好記,呵,我也因此上了一課。近九十分鐘的專題演講,佐以六十分鐘的Q&A,學員無不抓住這個難得機會,提出各種問題詢問。以色列駐華代表處代表康露思(H.E. Ruth Kahanoff)女士也到場聆聽,並對Mr. Hanan ACHSAF的演講內容及與在場學員的互動情況表示極高贊許,並認可本次邀訪的成功。
Mr. Hanan ACHSAF的來訪,不僅代表知識與經驗的傳承,也為本會與以色列的未來合作道路上,更往前進了一步。
- 更新日期: 2022/05/26
- 點閱次數: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