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期
焦點事 你的事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國合會的同仁在工作
本會董事長簡又新(新任外交部長)於本(廿二)日蒞臨國合會視察,簡董事長除了祝福同仁在這萬馬奔騰的大好年中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外,並期許同仁多腦力激盪,創新構思如何永續經營國際合作發展業務之績效,並恪守游內閣提出之十項團隊公約,勵行簡樸生活,勤儉建國。簡董事長表示我國外交處境艱難,邦交國為數不多,惟我國回饋國際社會的貢獻及其影響力遠超過我邦交國的數字,這其中有很多要歸功於國合會同仁及分布世界各洲之駐外技術團的努力。簡董事長表示只要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國合會的同仁在工作,並稱讚國合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
簡董事長並以五項觀念與國合會同仁分享:
一、「志工台灣」的願景
期望透過海外志工之派遣,讓國內有志青年有機會赴海外服務,回饋國際;亦可提昇整個國家人民的氣質、氣度及對世界的了解,對國家發展將有很大的助益。
二、擴大「外交替代役」
我國自去年開始實施外交替代,藉由外交替代役役男在國外服務,國內同胞尤其瞭解到我國外交人員及外交工作的辛苦。簡董事長特別強調外交替代役為我國外交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尤應該鼓勵年輕人參加外交替代役,培養宏觀志向。
三、「協助廠商創造商機」
相較於世界各國際組織,國合會的基金規模並不大,惟可扮演觸媒角色,與國際組織合作,發揮轉化作用,擴大效益;如果能協我國廠商轉移到需要的國家,就能創造無限商機。
四、「加強與非政府組織(NGO)聯繫」
世界非政府組織的數量遠超過目前世界國家的數字,目前世界各國大都仰賴NGO相互聯繫,其影響力非常大。應善於利用龐大的民間力量來拓展國家外交。國合會是中性的,透過國合會可與很多國家取得聯繫,希望未來能朝這方向努力。
五、「期望外交部與國合會多合作」
外交部重要的工作為保障中華民國的生存與尊嚴,國合會是外交部非常重要的一隻手,唯有一起努力才能使外交工作進展成功。
此外,簡董事長並提出兩個想法引導同仁思考國際合作發展業務之突破與創新:
一、研究在友邦成立「elite學校」
非洲有很多國家,教育是很大的問題。非洲國家缺乏很好的學校,其官員與精英們都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是否利用國合會教育訓練的資源,在邦交國成立類似「美國學校」性質之學校,教育當地政商各界之孩子,使他們從小就知道中華民國對他們的援助,對未來的邦交有很大的長期性的影響。
二、規劃成立「農墾公司」
我駐外技術團很辛苦,一生都在國外,而下一代台灣人也不太有人願意去,因為台灣日子非常好過,那麼辛苦有沒有人願意去還是個問題。將來是否可以用「農墾公司」的方式來取代,政府協助其取得土地,並出資一半,將來生產屬於他們自己,公司屬於他們的。政府給予初期援助,公司成長到某個程度後政府撤出,農墾公司就長期性留在當地,繼續輔導當地農民,並持續發揮其影響力。
楊代秘書長向簡董事長簡報業務時首先代表國合會全體同仁感謝董事長的蒞臨,尤其在美國總統布希訪問中國大陸的重要時刻,顯現董事長胸有成竹,舉重若輕。楊代秘書長表示國合會配合政府外交政策,積極且多樣化地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業務,尤其在加強推動海外志工、外交替代役、人道援助、結合民間力量等相關業務頗有績效。此外,國合會業發行ICDF電子報,並進行行政公文、會計、出納等相關作業電腦化,以配合業務e化之潮流。而國合會從事非傳統外交的業務,無論是有關農業發展之環境保護或環境提昇、無煙囪工業之觀光發展、投資融資等業務都是簡董事長非常熟悉的領域,相信在簡董事長的指導下,國際合作發展業務將獲得全面性進展。
你 不 可 不 知
小錢立大功
本會歐銀特別投資基金參與FIISF喬治亞微小銀行貸款計畫
為落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及與國際組織合作之理念,本會與主要國際組織或區域開發機構建立深厚之合作關係,並藉由參與雙邊與多邊計畫,同時強化與國際機構其他會員國雙邊之合作,提升我於國際社會之能見度。本會參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簡稱歐銀)特別投資基金(簡稱FIISF),有效強化我國與歐銀之間長久合作之關係,同時透過此一機制於東歐、中亞地區進行私人企業之投資與融資,與區域內各國發展關係,並取得私人部門投資資訊。該基金自1998年簽約以來,已參與之計畫包括立陶宛Drobe 毛紡廠投資案與亞塞拜然Silk Road旅館投資案。
歐銀為協助西亞地區諸國之轉型,策略之一乃透過參與微小型企業銀行的運作,提供各國微、小型企業所需資金,以活絡微小企業之經濟活動,達到成長之目的。於歐銀所投資、貸款之微小銀行中,1999年設立的喬治亞微小銀行營運績效良好,目前已在喬治亞首都Tbilisi、Kutaisi與Batumi各區域建立十二個分行與營業據點,迄今承作共11,000件商業與微額貸款,貸款總額六千萬美元,並不斷積極尋求成長與擴張。歐銀於該銀行已投資五十萬美元,取得一席股東,並核准對該行長期貸款六百萬美元。其他主要股東尚包括國際金融公司(IFC)與德國發展銀行KfW等。
本計畫既符合我特別投資基金參與歐銀會員國內私人部門計畫之目的,本會於評估後決定透過歐銀特別投資基金融資喬治亞微小企業銀行三百萬美元,貸款將依照歐銀與本會合作計畫之模式執行。本計畫係我於喬治亞之首件合作案,其推動將有助於雙邊之互動與了解。
遠距教學 無遠弗屆
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接軌 遠距教學擴散效應
本會一向重視與國際非政府組織(NGO)之接軌,並積極拓展合作關係,全球併聯社(World Links for Development)即為本會合作之NGO夥伴之一。全球併聯計畫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教育網際網路,縮短南北教育差距,進而提昇開發中國家中等學校教師與學生對資訊與電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之了解與應用。自2000年與該社合作,資助塞內加爾、布吉納法索、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及巴拉圭等五國發展教育網絡,以塞內加爾最為成功,目前已有51所學校受惠,參與網際網路受訓之教師逾900人,學生逾30,000人。就協助我邦交國國民之能力建構而言,實屬佳績。同時除本會以共同資助方式參與外,亦包括塞國電信單位SONATEL(提供25%之電費折扣及70%之網路折扣)、美國開發總署(USAID)(提供教室之硬體設備(20台電腦)等七個不同協力單位共同合作推動。 (請參閱http://www.world-links.org/Senegal)
為運用World Links與塞內加爾執行遠距教學之經驗,並成功複製遠距教學計畫,本年元月底本會派遣投融資專家赴塞內加爾進行技職教育貸款計畫先期評估,初步規劃五所高職校為本會貸款計畫之示範學校,並選定電子、電機及機械等領域進行設備更新、師資培育、教材編纂及電腦設備的裝置,以加強塞國這五所高職校學生之電腦基本智能及網際網路之運用。
海外見真情
呂副總統訪巴拉圭技術團花卉計畫 / 駐巴拉圭技術團李清水
年初,呂副總統率「慶尼專案」特使團結束尼加拉瓜訪問後,一行於一月十二日抵巴拉圭進行二天訪問,除安排拜會巴國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參加贈機儀式,接受巴國外交部贈勳及亞松森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外,並參觀駐巴拉圭技術團之花卉計畫。
呂副總統一行於元月十三日上午蒞臨花卉生產中心,據隨行人員表示,副總統在行前身體略感不適,有發燒的現象,在隨團醫師打完點滴後即趕來花卉中心,不過副總統抵達中心時面帶和譪的笑容,看不出絲毫病容,讓我們對副總統之敬業精神,至為欽佩。在接受獻花後,團長介紹在現場之農部部長及農部一級主管,我大使館相關人員、技術團全體員眷、多位僑領及大批媒體等六十餘人,呂副總統與所有列隊歡迎人員一一握手致意,讓所有來賓有沐浴春風之感覺。隨後由部長、大使、團長等陪同參觀生產中心全自動蘭花溫室、花卉植栽栽培室、草花育苗室及玫瑰室內栽培溫室後,再前往果樹計畫參觀。
當天巴國氣溫高達40℃,但並未影響副總統參觀之興緻,生長在溫室內健壯的蘭株及繽紛綻放的花朵,頗獲呂副總統嘉許。當副總統走到色彩繽紛的四季草花前,佇足向巴國農長表示,她在桃園縣長任內,即大力推展花卉栽培,使桃園地區成為花的故鄉,目前桃園縣草花栽培面積,已居全國之冠,大幅提昇農民收益。農長則對技術團多年來協助巴國農業發展及大幅提高農民收入,當面向呂副總統表達萬分謝意,同時盛讚技術團讓台灣經驗在巴拉圭播種生根,勞苦功高。
結束花卉生產中心參觀後,呂副總統隨即轉往花卉展售中心訪問。呂副總統對展售之產品頗為讚許,並發表演說嘉許技術團的工作成果,並喻花代表愛,由於技術團的努力使中華民國的愛得以在巴拉圭撒播,盛讚巴拉圭是美麗而熱情的國家。這次副總統蒞臨花卉中心的訪問,在巴國已再次造成轟動,包括巴國銷售量居冠的ABC彩色報及其他平面媒體如La Nacion、Noticia、Popular、Utimo hora等均以頭條及大篇幅報導,電子媒體亦在第一時段播出,極力讚揚我技術團在巴國豐碩的工作成果。
針灸醫療在非洲 / 駐聖多美醫療團吳振華
為了配合我外交政策,在非洲地區推展醫療合作計畫進行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針灸治療有成本低廉、療效顯著、安全方便且易於推廣等特點而風行於全世界。所以在西非、中非的醫療團都設有針灸科,依各個醫團門診人數統計比較,針灸病患皆佔前一、二名,其 臨床療效顯著而廣為非洲各國患者所歡迎。我前後經歷幾內亞比索、布吉納法索及聖多美普林西比三個團,除了臨床治療之外,還積極推廣當地針灸技術人員的訓練,落實醫療技術的轉移。
體會真正的尊嚴
參加非洲醫療團我所面對的是一群真正缺乏醫療照顧的病人,我可以不必考慮收入的多少,也不必像在國內整天擔心給付是否被健保局刪,只要盡自己的心力去醫治病人就可以了。在聖多美普林西比,上至總統、總統夫人,下至廣大的窮苦民眾都是我的病患,所以不管我走到哪裡當地人都會叫我一聲「Doctor」。除了每天例行的門診及定期義診的工作外,星期假日最大的休閒活動就是騎越野腳踏車到郊外運動,身上繫了一個腰包裡面裝有針灸針、維他命、止痛藥或驅蟲藥,每逢騎到一個村落就尋訪行動不便的老人給她(他)們做針灸治療,在偏遠的村落裡都是一些沒有能力遠行到醫院,或附近缺乏醫療照顧的病人,這是個美麗的島國,我的足跡幾乎遍佈全島五省,西部到距離首都50公里外的St. Cadarina,南部抵達80公里外的Porte Alegre 及 Ilhea Rolas。在中部就騎著越野車爬上800公尺高的Monte Cofe,來回一趟要花四至七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說是苦中作樂,每逢經過上次走訪過的村落當地就會叫一聲「Bom dia Dr Wu」;一聲親切的招呼就是你為他們付出的回應,這就是我所謂的一個醫師的尊嚴,一枚針不但可以輕易的解決病痛,同時能夠為中華民國台灣與駐地國之間搭起友誼的橋樑。在非洲行醫有很寬廣的空間讓你去發揮,就看你如何去面對。
環島針灸義診
聖多美普林西比是個美麗的島國,我曾經花三天的時間騎腳踏車環島一周,中途就借住在衛生站或居民的高角屋,當地治安良好且民風樸實,可以放心盡覽島國風光。腳踏車經過西部Lemba省的海岸線時感覺上景觀很像蘇花公路。
St. Cadarina可以說是Lemba省最後的一個汽車可抵達的村落,環島一周就以這一路段最難走,泥濘不堪、坑坑洞洞部分路段還有坍方。當晚就在衛生站借宿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在海岸邊的鐵皮棚架裡做針灸義診,針具一擺好馬上就擠滿了病患及旁觀的村民,起初他們還有些懷疑會痛,所以遲遲沒有出面接受第一針,直到一位患肩膀痛的老婦鼓起勇氣出來接受針灸治療後,其他病患才接二連三擠向前來應診,鐵皮棚架內外圍了五、六十位村民,每當針扎入穴道,旁觀的大人及小孩就會隨著病人的呼叫模樣,哄堂大笑,就這樣在熱鬧聲中大約忙了兩個小時,直到腰包所攜帶的針全部用完為止,但病患一再問我「下次幾時再來?」、「能不能每隔兩個星期來治療一次?」
醫術再傳承
針灸治療有成本低廉、安全方便且易於推廣等特點,其臨床療效顯著而廣為非洲各國患者所接受,大部分針灸治療的地點目前僅限於醫療團駐地,對於偏遠地區病患則鞭長莫及,它仍然有很大的推廣空間,所以為偏遠地區提供相同的醫療服務而積極培養針灸技術人員是解決之道,培訓計畫除了能促使針灸醫療在當地生根,並能改善偏遠地區人民的健康具雙重效果,且技術的轉移更能突顯醫療合作的成效。
我前後歷經西非三個醫療團,多年的非洲經驗逐漸體會到我醫療合作層次有必要再提昇,因為醫團僅有的三至四位醫生,無法照顧到所有的病人,俗語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在經費緊縮及醫師難找的情況下,醫療團不能以病人人數成長率來評估成果,所以在陳團長積極支持下展開針灸技術員訓練計畫,以技術轉移彰顯醫療合作的成效。
去年十一月醫療團舉辦第一期針灸技術員訓練班共有Lobada、Lemba、Mezoxi、Aguagrand、Caue五個省派員前來受訓,今年元月結業,他們先後在Lobada省的Gaudalupe,Lemba省的Sta Catarina,Mezox省的Madalena,Caue省的Angolares及Porta lege醫療站推廣針灸醫療。初期我先帶領做義診巡迴宣導,前後一共辦了七次針灸義診,經過宣導之後再由學員自行擔負起治療的責任。
五月初我再次訪視各個醫療站推展狀況,比較中發現以Sta Catarina,Madalena,及Porta lege這三個醫療站推廣情況較理想,但他們同樣面臨缺乏診療床及電針機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由我們幫他們解決,而他們推展成效得好壞決定於個人的能力及各衛生廳的配合度而定。因他們的努力已取得部分成果,影響所及中央醫院於去(九十)年三月中旬至函我醫療團,希望能再下一期的訓練班中幫助他們訓練包括護士、技術員、醫師等十位成員。醫療團並擬定二年內申請成立西非國家第一個針灸醫學會,期望日後針灸醫療能在聖多美發揚生根。
獨木舟的告白
走進豐富你我的生命之旅...
91.01.31於哥斯大黎加
志工張幸運
我在Talamanca的診所Home Creek適應一段時間後,隨著對業務的日漸熟悉,便與這個月才加入的兩位加拿大籍女士(一位是無國界醫師組織的醫生﹔另一位為專門採訪支援情況的記者)隨醫師一同上山支援醫療活動。第一次上山是到Yorkin去做兩天的醫療。在約30分鐘的車程之後,交通工具轉換為獨木舟。獨木舟延著河流緩緩而行最後停泊在Yorkin。一行人步行20分鐘以後來到村子的衛生站,而小小的衛生站,已是當地最好的建築了。當我瞧見那一群守候已久的病人因我們的到來而笑顏逐開時,適才的舟車勞苦,頓時被那一雙雙殷殷期待,引頸而望的眼神拋至九霄雲外。隨即便展開了我們的醫療工作。
當地無水(只有山泉水)、無電,衛生站亦無衛生設備和房間,當晚我們在衛生站門口露營,伴著星光,分享著彼此的經歷;隔天一早,在雞啄營帳及鳥啼聲中醒來,繼續我們第二天的看診。有位村民告訴我,他走了9個小時來看醫生,我心裡既難過、驚訝也心疼,然而,他卻笑著告訴我,醫生一個月才來這村子一次,而離村子最近的醫療站,需8天的路程。有一次,他因為肚子痛得受不了,就真的走了八天去看醫生。比起來,這9個小時是快多了。後來我才慢慢體認到,深山裡的印地安人,比我們所認知的深山更加深山,守著祖先的傳統,過著非常原始自然的生活,不肯捨離這片深山到較現代化的鄉村。許多他們的生活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也因此心裡對他們更加地疼惜。另外有位老婆婆問我叫什麼名字?以後還會來嗎?我說我叫Esperanza(希望),以後每個月都會來。她很高興地握著我的手,然後和其他人談話,不久她和幾位村民一起走過來擁抱我,當我還很驚訝時,有一個人說:你真是我們的Esperanza!筆墨無法形容當時心裡的感動,望著他們真摯的笑臉,我的眼淚幾乎奪眶而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承擔起這份"希望",但從那一刻開始,我更喜愛自己的西文名字了!
Talamanca區有一位醫生是專門到偏遠部落去看診,但因人力有限,所以每個部落一個月只能去一次。也因為如此,每次出診,全村一半的人都會到衛生站來。這雖是件苦差事,而我卻樂在其中,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想,在Talamanca這個地方,真的需要多一些醫療志工。第二次上山,是到比Yorkin更加貧窮的Coroma。在這裡,婦女一律不穿鞋,鞋子是給做工、種田的男人穿的。小孩子最大的危機是瘧疾,當他們撐過第一個五年,才表示有希望邁向下一個五年。而這裡的小孩過了五歲,就表示已邁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得開始穿起小小的雨鞋,開始幫忙做事。有個七歲的小孩幫我牽馬,黝黑的臉龐、明亮的雙眸,以童稚的言語告訴我說,他等一下還要去割香蕉。想起在台灣,同年紀的小孩,正值與同伴嬉戲、盡情享受著童年的快樂與無憂的時光吧﹗我真希望能多為他們做些什麼,但心裡卻更清楚地知道,在看似貧瘠的生活中,他們卻樂天知命、自得其樂!並以不同的價值觀經營著自我的人生。他們需要的是一份真心的關懷,如醫療、教育,而非我們所認為的現代社會中的物質,這是在我們欲施以援手前,必須深切思考與評估之處。
這些支援工作經驗,不僅豐富了我的生命之旅,使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體驗及認知,而自我價值的肯定,更是成為志工所帶來的實質意義。
紙鶴傳千里 真愛灑人間
91.01.29於聖多美普林西比
志工王明雄
今天是我來聖多美的第101天,也算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醫療團所資助之Guadalupe婦幼健診室的開幕剪綵日,就這樣,我便像中國人嫁女兒般似的「嫁」到Guadalupe,開始我的志工生活,這一天對我來說,著實具有重大意義。
其實一星期前已住在Guadalupe的我,在這個窮鄉僻壤之處,首先面對的是我未來的家-一幢碩大和破舊、雜草叢生、垃圾滿坑的房子,真有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除屋內空無一物外,還常常無水可用,所以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提水,提水也成了我每天例行的工作,除非碰上了停水。幸好聖國人民非常親切友善,總會跑來敲我的門,喊著:「Jake,Jake,沒水了…」提醒著我,甚至還主動想幫我提水,但我拒絕了,因為想到自己擁有的東西已經比他們多太多,何必和他們分著水用呢?想到台灣有一句俗語-「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用在這兒不也是「滴滴皆珍貴」啊!就這樣,他們對我的關懷也一點一滴暖暖地流入我心窩。一天天的相處下來,漸漸得我也成為社區居民的一份子,彼此的情感在真誠的噓寒問暖、彼此互助的關係上生根發芽。而令我感觸良多就是他們很感謝台灣人帶給他們的美好未來,他們渴望在有尊嚴的環境下工作。這讓人想到「尊嚴」不也是志工所訴求的精神嗎?
接下來為了這一天的開幕活動,我著實忙了好幾天,因為擔心無水可用及物資短缺的雙重壓力,要佈置一完美的剪彩場地,真是煞費苦心啊!。為了讓台灣在全聖國人民面前展現最好的一面(因為有電視台來採訪),於是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蒐集了許多別人丟棄不用的廢紙,摺了九十九之紙鶴,當我把一隻隻的紙鶴掛在樹上,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因為每隻紙鶴都代表著我的一份愛,正展翅迎風起飛,飛向身、心、靈需要慰藉的聖國人民。當他們問我這些紙鶴代表什麼,我告訴他們:「每隻紙鶴都代表一個希望、一份愛,長長久久,永不止息。」當然這是我用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葡語告訴他們的,雖然可能沒有辦法很精確的用葡語表達,但我清晰的感受到他們眼神中流露出無限的感謝及肯定。看到他們燦爛無邪的笑容,令我深深覺得這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No matter what happens,I never let go. Love will always win.」因為我的堅信,我戰勝了語言的障礙,乘著紙鶴穿過千山萬水,把愛灑在美麗的小島,且永遠心存感激。
來自西非的問候
愛在君子之國的每一角落發光 / 役男連加恩
Hello 大家:
來到非洲已經三個月,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停下來,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實在很難描述我的生活。在我上班的醫院內科病房,這個月連續來了八個中風的病人,多是年輕且沒有任何危險因子也沒有感染徵像,但發病一兩天就瘁死,在20個內科病床上,中風就佔快一半,連服務多年的當地醫生都沒見這種情形,因此他希望我可以和他一起研究,不過目前由於醫療資源的缺乏,要作研究實在有困難。
Burkina Faso的意思就是Pay des hommes integre Nation of the people with integrity(中文即君子之國)。我常常跟當地人說-「我也是好人,所以我適合這個國家。」他們就會呵呵呵一直笑。上次的聯合國會議非洲只有四個國家發言支持我們加入聯合國,布吉納法索就是其中之一,我覺得這樣,才算得上真正的朋友。我觀察到當地醫生看病時,似乎很少觸碰病人。有一次我照慣例幫病人作檢查,摸摸聽聽之後,一位當地人對我說:「你們中國的醫生一摸我們,我們就覺得病已經好了。」我嚇一跳,想這是迷信,但也頗為感動,我想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國家為他們做的一點一滴,對他們來說都是溫暖的,而他們也把我們當成是真正的朋友。
為什麼叫君子之國呢?這裡的人再窮也不偷不搶,即使國家窮到幾乎沒有什麼就業機會,他們仍然珍惜每一個可以打拼的機會。常在首都的街上看到5-10歲的小孩拿著三包面紙,頂著40℃以上的大太陽在兜售,這也算一份職業。還有小孩背著擦鞋的工具滿街找白人、黃種人擦鞋賺錢。在首都辦事有幾次還遇到有人詢問我,中國人那裡有沒有工作機會可以提供。這裡擁有這麼多想要認真工作的百姓,為什麼還是這麼窮呢?真是一言難盡。
在這裡,遇見日本的年輕人領少少的薪水,住在沙漠地區教村民種樹;遇見加拿大的年輕人,住在沒水沒電的村子,教村民間隔生育或是節育的觀念;遇見法國的護生在衛生站幫忙;遇見比利時的年輕人,在這裡的教醫藥常識,在鄉下作動物保育;遇見美國的年輕人在這裡管理小水壩還有在村子裡挖井;遇見荷蘭的幾個年輕音樂家,自己掏腰包蓋一間孤兒院,幫助雙親因為愛滋病過世的小孩,也遇到許多法國來的修女神父,二十歲出頭就來到這裡,在非洲一待就是三、四十年。離開台灣來到這裡才真實體會到,其實志工當然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我們就遇到兩個法國來的阿媽,大約七十歲,她們到鄉下的衛生站幫忙粉刷牆壁...很鮮吧?遇到這些人,我從來都是抬頭挺胸的自我介紹,起碼告訴大家,台灣的年輕人這裡也有一個啦!我們也沒有缺席........幫助自己的朋友嘛!不過現在當我自我介紹時,都要註明我在服兵役且剛畢業,因為不這樣沒有人相信我26歲。為什麼呢?因為我現在在留大鬍子然後曬的黑黑的,因為我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像非洲醫生。有一次,團部的司機還猜我35歲,可能是這個鬍子的關係吧!
西非內陸幾乎是一個法語的世界,英語完全不通,習慣接受英語世界文化的我,在這裡用法語開了我另一扇窗來看世界,原來世界這麼大…。認識這些當地人後,他們的親朋好友生病都會直接跑來團部求診,我們就當他是VIP來個別治療。說真的團部的工作細節,常常不是簡單一張業務月報表可以說明清楚的,我的工作是沒有分上下班,或是週末加班的。住的地方是團部,走出來就是辦公室,辦公室旁邊就是餐廳,有時候一忙起來處理公文、會計帳,真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都在上班。前幾天晚上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一個月的會計帳表,在經過數十小時的工作之後看到平衡表的數字都對起來時,其興奮程度還有成就感實在難以言喻,我很想把這本會計帳帶回台灣框起來,可是我想這種成就感似乎很難和朋友分享,想想,給你們看一本會計帳.....?似乎不會有什麼共鳴的。
另外,我正和當地醫院的檢驗科寫一個小學生寄生蟲的篩檢治療計畫,團長讓我自己去接洽主導,算作可以報回國內的個人業務報告。第一次和檢驗科接洽我和翻譯一起去,我說英文翻譯再翻成法文,感覺檢驗科的主任似乎很難以親近。第二次我自己去,用我破破的法文馬上他的態度就不一樣便得比較可以商談。這個計畫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我們還會到學校去向小朋友推廣講解(雖然我好像很喜歡在台上叫大家聽我講話.....),不過重點是因為可以多接觸這裡的人,尤其是小朋友。另外就是公共衛生的計畫又可以重溫我懷念的大學生活...,也想起好久不見的大學同學們…,想起暑假寒假的陽明十字軍..在魚池,在西螺,在宜蘭的鄉間,頂著大太陽,騎著迅光125,一家一家的作糖尿病高血壓的篩檢和衛教。只可惜那些同學現在多半都在醫院裡當住院醫師,過著見不到太陽的日子了。
這裡小學生一年的學費約台幣一千元。今年有三位學生會進入中學,中學的學費約每年約台幣四千多元,因為荷蘭那裡的經費不太夠,所以他們希望負責人再去籌錢。當他們知道我們有意思幫助他們,非常的高興。團長就打算自己掏腰包贊助這些學生上中學,希望贊助可以唸書的小孩一直唸到大學。這裡的小朋友生病時也令人很頭痛,因為那裡沒有醫生而且藥費很貴,我們告訴他們小朋友若是生病可以隨時來團部免費治療,目前我們也打算去那裡義診。
前幾天國內中廣的記者打電話來訪問,他問我出來後和出來前的心境有什麼差別,我告訴他說:「這裡值得興奮期待的是太多了,每天都可以期待一些大事業,我有點擔心兩年在這裡太短了,退伍以前會放不下」。有時候我回想在台灣的時候,為什麼所有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變成風潮,例如:葡式蛋塔、麥當勞送的kitty娃娃啦、還有現在的彩透彩等等。是不是因為這小小的島上我們可以得到激勵的事物,或是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太少了呢?
我已經告訴許多人想寫一本書把自己在非洲兩年的生活作一些紀錄,其中一定要有一個篇幅,介紹其他國的年輕人在這裡作什麼事?他們為什麼來?他們的想法是什麼?他們獲得什麼人生的經驗?這本書最好的結論就是,其實來非洲服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Nothing special!希望我真的有這個本事,把親朋好友、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說服來這裡看看這另外一個世界,甚至來這裡服務…。我認識的那個加拿大志工已經答應要分享他的經驗,幫助我完成這本書,不過條件是要到他那個沒水沒電的村子住一晚,現在團長還在猶豫當中遲遲不能答應,因為他怕我得瘧疾。我向這個志工開玩笑說:「看起來,我們國家替代役男的命比你們的志工值錢…..」。他說沒錯就是這樣…他來布吉納法索時只需要到他們的大使館的一個櫃檯簽名,大使館對他說如果這個國家發生內戰,我們會設法找你,然後就掰掰了。想到自己出來的時候,是又上電視、又上報紙還有廣播電台,還有一大堆人的關心,真是有點不好意思啦…。
從我這個小小的角落,到你們那裡的小小角落也許很遠。但是在新的一年,容許我用前幾天在電台上聽來的句子,大家彼此勉勵一下吧...
Do the right things and do the things right, then expect the blessings from above!
Happy New Year!
Bonne et Heureuse Annee ! 加恩 敬上91.02.16
投 資 曙 光
海外商機
機會是留給已經準備好的您......
1. 農業與農村發展計畫(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2.農業與自然資源部門之政策強化與規劃(Strengthening Policies and Planning in the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Sector)
- 更新日期: 2022/05/24
- 點閱次數: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