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新聞訊息
新聞訊息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國合會以臺日生態案例 攜手20國交流永續觀光新典範

新聞發布日期:114年11月11日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於本(11)月5日至14日舉辦「2025年生態觀光研習班」,邀集來自史瓦帝尼、吐瓦魯、瓜地馬拉、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納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20國24位觀光領域公私部門專家齊聚臺灣,探討生態觀光如何兼顧文化傳承、環境保育與社區發展,以跨文化交流激發創新思維,推動包容且具韌性的永續觀光模式。

由於臺灣為南島語系的起源地,本次國合會研習班以「南島文化」作為亮點,移師東華大學,邀請副校長石忠山與學員交流、教授李政政分享復興南島海洋文化的「Alingano Maisu號」航行經驗,並邀請日本笹川平和財團 (SPF) 海洋政策研究所的專家,介紹該組織在南太平洋島國推動生態永續的成功案例。

此外,國合會研習班安排學員參訪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等地,實際了解綠色旅遊案例、地方創生與低碳交通「臺灣好行」等永續發展的經驗,亦探討社區規劃再造與觀光鏈結、森林與海洋資源保育及生態旅遊現況,協助學員掌握臺灣生態旅遊的多元樣貌。

隨著為期10日的研習課程接近尾聲,史瓦帝尼學員表示自己對創生聯盟以生態觀光緩解中央與地方衝突的做法深感啟發,對於生態觀光的應用有更多的想像。以色列學員對於我國旅行社將減碳列入生態旅遊行程、把碳排變成可量測與紀錄的數字的做法印象深刻,例如旅程前、後垃圾的秤重、交通工具碳排的計算,讓減碳成效有所依據。此外,曾來臺環島的泰國學員對於講師所介紹的東部腳踏車低碳旅遊路線規畫更是讚不絕口,聲稱該腳踏車道規劃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典範。

國合會副秘書長謝佩芬表示,臺灣的許多邦交國具備永續觀光的潛力,國合會於十月底甫完成「邦交國青年來臺圓夢計畫-提案型」的一個月培訓計畫,其中有多位友邦青年即是聚焦學習永續觀光。本次研習班則進一步以南島文化為經、以臺日經驗為緯,向國際夥伴展示兼具環境韌性與在地共榮的臺灣觀光新典範,落實外交部長林佳龍推動「榮邦計畫」中的永續觀光旗艦計畫。

  • 更新日期: 2025/11/13
  • 點閱次數:17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