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新聞訊息
新聞訊息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睦誼外交獎章」得主葉常青 國合會節目暢談30年駐外經歷

新聞發布日期:114年8月4日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自製節目《Team Taiwan 闖世界》第6集於今(1)日推出,本集由主持人、副秘書長謝佩芬和駐史瓦帝尼技術團前團長葉常青對談。葉常青今(114)年6月獲外交部長林佳龍頒授「睦誼外交獎章」,自80年開始派駐沙烏地阿拉伯、哥斯大黎加、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及史瓦帝尼等國,今年2月屆齡退休。葉常青在影片中總結超過30年的援外經驗,是「金錢買不到的」。

回首34年前投身援外工作,葉常青坦言是一段意外的旅程。他因股市失利面臨房貸壓力,毅然放棄已獲國科會與美國博士的雙重獎學金,為賺錢選擇投身援外工作,沒想到踏上不歸路,這一走,就是30年。

葉常青兩度派駐史瓦帝尼,推動馬鈴薯種薯繁殖、技職訓練、婦女賦權等多元計畫。他分享,史瓦帝尼過去仰賴南非進口的馬鈴薯,如今在臺臺灣技術團的幫助下可自產自足;原本一度因成效不彰而面臨中止命運的技職訓練班,在技術團與史瓦帝尼商工部共同努力下,反成為備受關注的政績,總理兩度親自出席結訓,各部長、議員也都向他爭取到各自的選區辦理,葉常青笑說,「那時我突然變得很重要!」主持人謝佩芬也幽默回應:「你當時應該出來選國會議員!」

葉常青在影片中分享,擔任技術團團長看似風光,實則「四面楚歌」。他曾在史瓦帝尼半夜暴雨中獨自開車一個半小時送團員急救,成功挽回一命。他自喻是「管家婆」,Covid-19疫情期間為隔離的團員送餐、旱季帶領團員提水救火、上超市買牛筋煮牛肉麵給團員吃等,雖辛苦但不以為苦。擔任團長的他也成為「伯樂」,帶出多位優秀團員成為各技術團團長。

葉常青也分享,前總統蔡英文總統出訪史瓦帝尼時,發現技術團人力吃緊,提議應招募實習生,因此開啟國合會「大專青年海外技術協助服務計畫」,讓青年學子除了外交替代役的選項外,更為男、女生都開啟赴邦交國實習的機會。蔡前總統第二次出訪史瓦帝尼時,新招募的實習生則向她當面表達感謝。

影片最後,葉常青感性表示,很多人誤以為援外工作是「金錢外交」,實則是「實打實」、「草根性」的工作,深入社區、扎根土地。他時常在史瓦帝尼路上被當地農民攔下,表達感謝。他看著當地農民因為臺灣的協助得以種植稻米、賣米蓋房子,並邀請他參加入厝派對,甚至去年有史瓦帝尼婦女將女兒取名為「Taiwan」,這些都是他成就感的來源,也是「金錢買不到的」。

《Team Taiwan 闖世界》為國合會今年6月推出之新系列訪談節目,記錄臺灣援外人員的真實生命故事,也呈現「總合外交」如何在各國發揮臺灣軟實力。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LluI6L03Mt8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ds8oc5500b701u92unz777a/platforms

  • 更新日期: 2025/08/12
  • 點閱次數:104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