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

計畫處室:技術合作
計畫名稱:巴拉圭鴨嘴魚商業生產計畫
計畫狀態:執行中計畫
合作國家:南美洲地區, 巴拉圭
計畫內容:
巴拉圭天然河川中鴨嘴魚(正式名稱:條紋鴨嘴鯰,學名:Pseudoplatystoma fasciatum)、大型兔脂鯉(學名: Leporinus spp)、巴拉那河鮭(正式名稱: 大鱗石脂鯉,學名: Brycon orbignyanus)均為高經濟價值魚種,隨著近幾年過度捕撈而減少,其中巴拉那河鮭幾乎面臨滅絕危機。從民國99年起巴國農牧部與台灣技術團一同進行巴國淡水魚養殖推廣,數年來相繼在吳郭魚、淡水白鯧及鴨嘴魚等,繁養殖計畫上獲得相當亮麗成果,成就備受巴國朝野所肯定;因此在既有合作基礎上,巴方期望更擴大國內水產養殖的產業契機,達到養殖多樣性目的。提出藉由雜交遺傳技術,改良在地原生高經濟魚種鴨嘴魚養殖存活率及降低殘食特性,達到適合商業化養殖目的。同時針對巴國政府和養殖戶對養殖種類多樣化需求,如巴拉那河鮭、大型兔脂鯉、淡水蝦(正式名稱: 淡水長臂大蝦,學名: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進行可行性技術開發。本計畫相關工作內容如下:1. 建立鴨嘴魚商業化養殖模式;2. 養殖物種多樣性技術開發;3. 輔導商業生產永續多樣化養殖模式。
執行期間(起):2023-01-01
執行期間(迄):2026-12-31
計畫目標:
1. 建立鴨嘴魚商業化養殖模式;繁殖鴨嘴魚優化品種魚苗 60 萬尾
2. 養殖物種多樣性技術開發;大型兔脂鯉產出魚苗 40 萬尾作試養輔導;巴拉那河鮭種魚和淡水種蝦收集培育作試驗研究,建立其繁養殖流程。
3. 輔導商業生產永續多樣化養殖模式。
執行單位:
駐巴拉圭技術團 / 巴拉圭共和國農牧部養殖司 / 巴拉圭共和國國立亞松森大學
目前進度:
截至113年12月,完成重要工作如下:
1. 生產鴨嘴魚苗逾14.5萬尾,淡水蝦苗211,214尾,完成新開發魚種(大型兔脂鯉、巴拉圭河鮭魚苗)魚苗生產試驗與種魚選育計15,408尾次。
2.輔導推廣戶92戶,累計生產及販售367公噸漁獲。
3.媒合市場通路21處,輔導加工處理場6處。
4.辦理37場次訓練課程,培訓1,114名學員。
計畫預期效益:
繁殖鴨嘴魚優化品種魚苗 60 萬尾,大型兔脂鯉產出魚苗 40 萬尾作試養輔導,巴拉那河鮭種魚和淡水種蝦收集培育作試驗研究,建立其繁養殖流程。
團別 (技術團):駐巴拉圭技術團
計畫聯絡人:趙立婷
電話:+886-2-28886127
郵件:l.t.chao@icdf.org.tw
- 更新日期:2025-02-05
- 點閱次數: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