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業

計畫處室:技術合作
計畫名稱: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優良稻種拓展合作計畫
計畫狀態:已完成計畫
合作國家:亞太地區, 印尼
計畫內容:
本計畫係「南蘇拉威西優良稻種發展計畫」(以下簡稱第一期計畫)之延伸。透過第一期計畫之輔導,除提升當地稻種產量外,亦提高當地稻種生產者之利潤。惟南蘇拉威西省稻種需求量每年需33,000噸,目前該省合格稻種產能僅約13,000噸,其中包括3,000公噸為本會計畫輔導所產出之稻種,該計畫占南蘇省稻種生產比例為23%,距離每年實際需求量仍有差距;另因南蘇拉威西省為印尼稻米生產重鎮,配合國家政策,農業部要求該省協助推廣1,000公頃稻種生產。鑒於第一期計畫成效良好,爰合作單位哈山努定大學被指定參與是項工作。為配合國家政策,並汲取第一期計畫之相關經驗,哈山努定大學向我國提出為期三年之優良稻種拓展合作計畫,將以「稻種生產」與「智慧農業」為計畫主軸,除推廣400公頃稻種田、辦理訓練講習、修訂稻種與水稻栽培相關之推廣手冊外,亦將協助該省建立簡易氣象站,導入智慧監控技術進行氣候觀測,以預測氣候現象對稻種生產不良影響之必要性,並預計從國際稻米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引進合適水稻品種進行栽培觀察,邀請國際專家前來分享智慧農業與氣候韌性相關議題及應用。
地區:亞太地區
執行期間(起):2021-04-01
執行期間(迄):2023-12-31
計畫目標:
1. 稻種產量提升:計畫第3(112)年共推廣400公頃農田,生產4,000公噸(1年2季)稻種,經鑑定後得到合格稻種3,600公噸。
2. 導入氣候韌性觀念與智慧農業。
(1) 邀請國際稻米研究中心專家辦理氣候韌性與智慧農業領域之研討會。
(2) 引入具抗倒伏及早熟之水稻品種進行栽培觀察並撰寫栽培觀察報告。
(3) 於南蘇省西南部、東部與中部等水稻重要產區設立簡易氣象站,蒐集氣象資訊並與駐地相關單位合作,即時提供農民合適播種、灌排水、收穫、防逆境栽培技術等農事資訊。
(4) 為種子生產者舉辦講習會進行能力建構。
(5) 修訂推廣手冊。
執行單位:
駐印尼技術團 / 哈山努定大學(Hasanuddin University)農學院
目前進度:
截至112年12月底,本計畫已完成之關鍵項目包括:
1. 完成推廣區計650公頃生產輔導,收穫稻穀(濕穀)14,842公噸。
2. 擷取採收後樣本進行鑑定,共得合格稻種13,085公噸,通過率逾88%。
3. 與印尼穀物研究所(ICREI)合作,運用無人機技術進行田間監測與農藥噴灑及施肥工作。
4. 辦理3場稻種生產者講座及1場成果發表會。
5. 與合作單位哈山努定大學及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合作辦理3場國際研討會。
計畫預期效益:計畫結束時,年產合格稻種產量占南蘇省實際需求量11%。
團別 (技術團):駐印尼技術團
計畫聯絡人:張耕華
電話:+886-2-28732323 分機6045
郵件:k.h.chang@icdf.org.tw
- 更新日期:2024-02-07
- 點閱次數: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