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人物專訪
「如果今天你曾經想過當海
外志工這件事一次以上,那你就
應該去試試看!」原本擔任國合
會研究發展考核室專員,
2015
年
7
月底遠赴位於南太平洋的友邦索
羅門群島,協助「索羅門洪災衛
生計畫」任務,
11
月初返臺回任
的專案志工黃一中感性地說。
大學參與服務性社團,當
兵時服外交替代役,所派駐的國
家是歷經大地震摧殘的加勒比海
島國海地,熱血的他自此埋下了
投入人道援助工作的種子。「雖
然目前負責的是研究發展考核工
作,但一聽到人道援助處開放會
內同仁也能參與志工服務,二話
不說我就提出了申請。」國合會
自
2013
年
11
月起開放編制人員留
職停薪,參與海外志工工作,讓
希望增加第一線援助工作經驗的
熱血青年多了自我挑戰的舞台。
「索羅門洪災衛生計畫」源
自
2014
年
4
月索羅門群島遭遇嚴
重的洪災,大水沖毀橋梁及供水
系統等公共建設,致腹瀉、急性
呼吸道感染等病例驟升,為改善
當地衛生與健康情況,本會與世
界展望會合作於
2014
年
12
月至
2016
年
5
月期間透過衛生推廣、
供水系統修復及提供動物圍籬等
方式,並搭配專案志工派遣,協
助受災社區因應衛生與環境問
題,並取得相關能力與資源。
學會傾聽融合溝通
黃一中在三個月的志工服務
期間,密集造訪當地社區,協助
進行衛生教育宣導、衛生短劇排
演、設計宣傳海報,亦參與社區
豬圈設計。由於索羅門群島有將
近
1,000
個島嶼,災後物資匱乏,
衛生條件不佳,出入皆需透過船
隻,且海相十分不穩,黃一中在
過程吃足了苦頭。不過,他從合
作夥伴以及當地居民身上學到很
多,例如他學會充分傾聽,與居
民討論出最適合的方案,而非套
用既定的模式。
他以所參與的畜舍設計為
例,若以臺灣經驗,會將豬隻集
中管理,並以配方飼料餵養,但
在索國養豬通常是自給,且無配
方飼料。直接將臺灣經驗複製的
可能性不大,於是透過與居民討
論,決定建造一般木造的小型豬
舍,也獲得居民的認同。
若問他此行最大的收穫,
黃一中認真地回答:「除了從國
際非政府組織身上學到國際援助
體系運作的模式,更重要的是,
當計畫內的數字變成活生生的面
孔,除了讓我多了同理心,確切
知道他們的困境,更能掌握實際
的需求,協助他們有尊嚴的活下
去!」
索羅門洪災衛生計畫
專案志工 黃一中
讓他們未來
更有尊嚴的活下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