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融資業務
融資業務
條件查詢
起始日期

微、小、中型企業融資計畫

熱絡的經濟活動可增加就業機會有效帶動一個經濟體之持續性發展,而私部門之正常營運及擴大規模均有賴資金之流暢供應,故金融業一向被視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之ㄧ。

為提升金融體系之良性競爭,並將金融服務之涵蓋範圍擴大至農業、以及微小型企業等族群,多年來本會由協助金融機構強化之角度出發,扶持並挹注資金予金融機構,先促其健全發展以具足夠的能力提供優質且永續之金融服務,進而解決微小型經濟活動不易取得資金管道之困難,以達到促進經濟成長及扶貧之最終目標。

為從適當的金融層面刺激私部門的發展,本會透過自辦或參與國際開發組織之區域型計畫,建立金融機構評選機制以挑選符合發展目的之參貸銀行,大規模提供多家金融機構各項金融強化援助。而與不同的發展夥伴在不同的區域辦理之金融計畫,援助的層面或切入點各有不同,包括資金的挹注、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協助以及災難後的緊急救助等。

機構強化-增進營運效率

健全微額貸款銀行或金融專業機構之管理機制,使其達到財務自足的目標,提供永續的(sustainable)的服務,為本會援助微額貸款策略之一環。金融機構取得資金之援助後,若無良好之營業管理能力,仍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故在國際發展事務上,對資金之提供通常會搭配技術協助項目。尤其發展計畫以服務更多借款者而引進多樣化的新金融產品、或協助非營利組織辦理微額金融業務時,技術支援更不可或缺。

基於開發中國家在經濟成長過程中,普遍對於推動微型與中小型企業之發展有迫切需求,為建立可以互相援引之經驗模式,本會將建立區域性微額貸款基金整合本會微額貸款計畫資源,針對各國微額金融環境與發展程度之差異,進行特定計畫,並以專業之微額投資機構做為合作對象,進行切合當地微額機構發展之計畫,以提升資金之運用效率。

微小型企業轉融資-建造充實之營運基礎

開發中國家之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較不為人知,且信用等級不高,難以吸引國際資金之投注,加上當地國民財富水準偏低,銀行動員存款能力受限,因此整體而言,開發中國家金融體系時有資金不足之結構性問題,呈現在經濟活動上,即是私部門尤其是微型企業借貸無門的窘境。

本會自成立始即辦理轉融資計畫,即透過合作國家的執行機構提供長期貸款予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銀行辦理微小中型企業轉融資,尤其在全球經濟衰退時,這類計畫更能協助發展中地區的金融機構由國際取得資金;具有承辦貸款計畫經驗的非政府組織亦可為金融中介機構,以加強對微型與小型企業之協助,尤其是鄉村地區的生產事業。
經評選合格的參貸金融機構則因取得穩定之長期營運資金,而激勵其增加貸放服務的意願,降低私部門遭遇借貸無門的窘境。

聯貸架構扮演觸媒-帶動其他國際資金投資

為支援大額的資金需求,國際組織的轉融資計畫通常特別設計成聯貸架構,由國際組織以及如國合會之援助機構擔任觸媒角色,先行提供主貸款予開發中國家的商業銀行,另於已開發國家尋求有意合作的商業銀行進行聯貸。這種聯貸架構,一方面可增進已開發國家銀行將資金挹注至發展中國家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讓發展中國家的受益銀行能藉此機會提升其在資本市場之能見度,當該銀行能因國際聯貸夥伴對其之要求而提升自我之機構能力後,就能發展自行在國際間籌措資金的可能;假以時日,甚至可發展直接和參與聯貸的已開發國家銀行直接合作,以從受援助的行列中畢業,達到財務自主。

天然災害後-金融機構緊急救助

在開中國家,廣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在經濟上原本即倚賴自給自足式之農業生產或微型商業活動。當氣候變遷頻頻造成颶風、土石流等災害以及近年加劇的地震活動,易受侵襲的地區又通常居住著這類低收入者。

但是災難後,微額貸款機構常是經常被忽視的一個族群,在等待社會與經濟復甦重建的過程中,金融機構恐已破產關門。天災後因為無法回收貸出的資金而讓金融機構(尤其是微額貸款機構)現嚴重之流動性危機,如果不予解決,縱使基礎建設在各國際援助機構之協助下得以復建,未來私部門的發展活動仍無法維繫。鑒於社會的穩定發展為本會與國際開發組織共同之關注點,因此,當國際組織推出將微額貸款遭遇之風險轉化為「緊急資金流通」概念之援助計畫時,本會即迅速呼應並與發展夥伴共同對受災國家的金融體系予以融通資金,以協助恢復微貸機構之正常營運。

  • 更新日期: 2011/02/09
  • 點閱次數:266
此頁資訊是否有幫助?

Social Networks社群動態

回頁首